-
散步校園,行走他方
李欣倫 中央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就讀中央大學的時候,每當心情煩悶,或碩博士班階段寫論文遇到卡關,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走出宿舍、研究室或圖書館,到校園散步。
百花川。中正圖書館的迴廊。國泰樹。樹下長椅(後來銘刻了大師的名字)。中大湖。在校園散步了十幾分鐘,煩躁似乎漸漸平息,風或陽光,雲霞或落日,縛纏於心的什麼悄悄鬆開。走乏了就坐在長椅上,看樹聽松,讓無止盡的綠意填滿視野,自然天籟盈注耳畔。
在中央大學就讀的這十二年,校園中的許多地方,都留下我和師長、同學們的足跡和記憶,諸多美好,至今仍珍藏於心。即使在這裡生活了這麼長的時間,看似熟悉,對大多數的歷史卻是陌生的。行經百花川,路過碑記,始終不知裡頭典藏豐厚的故事。
今年年初,李瑞騰教授卸下文學院院長一職,擔任人文研究中心主任,致力於周景揚校長對校務發展願景之「人文關懷」之落實,擬定多項人文空間的推動計畫,預計讓校園中長年守護、卻始終靜默的景物「發聲」與「現身」,說出它們/他們/她們動人的故事:「銘刻與記憶」是關於校園裡的立石刻記或建物壁上的紀念牌匾的故事,「小行星的故事」則介紹由鹿林天文台發現且由中大命名的小行星故事,「百花川的故事」訴說水文地貌與人文景觀,「大師的椅子」讓我們了解大師的事蹟,「中大湖」和「校園植物」也分別蘊藏了豐富故事和芬芳記憶。在第一期的電子報中,便可知中心主任李瑞騰教授從中央大學人文傳統和人文精神切入,進一步闡述如何透過六項相關書籍的撰寫和編纂計劃,打造人文空間,實踐並闡揚人文關懷。
天上,人間,水文,物質,自然,無所不包,也無不儲存了大量知識和動人故事,原來散步在校園的同時,也是散步到「他方」:關乎歷史的、星象的、跨國際的人文風景,而散步當下,正也進行著跨時空的對話。
中心電子報第一期,就要來敘說一則則「此地」又是「他方」的故事:專訪藝文中心主任陳文逸教授,陳教授致力於校園美感與藝術文化的提升,欲復興紫、金兩種具百年歷史感、同時又極具時尚感的校定色彩,欲從中延續並闡發中央人文精神。「小行星的故事」則介紹創造校史「黃金十年」的前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銘刻與記憶」首先推出中正圖書館的紀念石碑,原來,中央人曾經駐足的角落、散步的廊道,都蘊含份量豐足的歷史細節和人文互動。除了歷史,「他方」也包含未來,人文中心於五月中邀請王崇智教授,以未來科技產業發展趨勢為講題,與師生分享跨領域的合作溝通。
不僅校園,師生也共同關注社區和社會,崇青社致力於社區服務和淨灘活動,「汪汪社」則協助流浪狗的清潔與醫療等,這皆可視為人文精神的具體落實,在地關懷的深度實踐。
正因這些曾經發生與正在發生的事被一一細數、記錄下來,散步於校園,便好似感受歷史在低語,碑石、水流、星子、植物正悄悄傾訴,等待並歡迎更多中央人仔細聆聽,共同編織這些來自此地、他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