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大人文報 第四期 天上人間的足跡輝映
  • 天上人間的足跡輝映

    李欣倫 中央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原以為疫情已平息,沒料到四月結束之前,個案又在桃園出現,幾日之內,他們的接觸史和活動史一一被公布,其中有幾處就在中壢市區。

     

    足跡,成為疫病期間的關鍵字,凡個案行經之處,皆引發眾人隱隱的恐慌,隨之而來的是大規模的消毒作業,此處也暫時歇業。

     

    不過,當足跡成為敏感而尖銳的關鍵詞,不斷在持續新聞放送中刮搔著耳膜時,有些足跡卻也始終沿著時間軌道悄悄前行,每一步都在歷史中鑄造深刻的印痕,這些足跡或已消逝,或無法清晰用肉眼見得,但早在疫病之前,或深或淺的運行軌跡,早銘刻成美好的記憶。

     

    像是社會責任辦公室主任孫煒提到的中央大學USR計畫,便是桃園在地關懷的深度實踐,師生共同在桃園市中的八個區留下了學習與關懷的印記。又像是對中央大學有深遠貢獻的羅家倫校長,青年時期曾於倫敦大學、柏林大學、巴黎大學等四國五名校中留下足印,他的《新人生觀》等重要著作,也持續在歷史長廊中迴盪重磅之音。

     

    然而,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羅家倫卻是被忽略的人物,經過中文系幾位教授進一步的資料搜羅、結集和研讀,發現羅家倫的文學作品量驚人,題材和類別多元,值得更多論者注目,因此李瑞騰教授啟動了《羅家倫精選集》的編選工作:新詩卷由李瑞騰教授編選,舊詩卷由卓清芬教授、李宜學教授負責,散文卷則交由莊宜文教授、孫致文教授編選,以舊詩來說,李宜學教授在閱讀過程中,發現羅家倫共累積了一千三百多首,相當於唐代詩人一生的詩作。除了創作量驚人,羅家倫的作品也保留了諸多與家人、友朋互動的片段,其中一篇散文記錄了中央大學於抗戰時期遷校到重慶沙坪霸的過程,除了展現羅校長的魄力之外,文中輕鬆的語感,也能令讀者遙想、召喚當年的浩瀚隊伍。

     

    倘若能將所有的足跡顯影,中央大學的校園各處,必定交疊著所有師生、教職員們甚至訪遊的眾人足跡,像層層的岩層,時間累加時間,歷史覆蓋新的歷史。百花川步道想必也是如此,多少人走在這條小徑上,淺淺流水聲穿過綠蔭,靈感也隨之翩躚,引動師生們以詩歌、文字留存的慾望。這期由學務處高潤清專員替我們以文字導覽「百花川文學步道」上的足跡,藉由步道上的作家作品節選,細數從大陸時期到在台復校的點滴,不僅如此,也展現了百花川步道的生活美學實踐。事實上,高潤清也是詩人,曾創作不少詩作,他在學務處的工作之一即是承接百花川詩獎,藉由教職員和學生們以詩詠唱,共同譜出師生們的百花川旋律,而第二屆的百花川詩獎正在徵稿,歡迎大家踴躍參與。

     

    校園中尚有諸多生活美學的具體展現,就是散落於各建築之間的雕塑,這些作品以大理石、金屬、不鏽鋼材質,充分體現了作品的象徵意涵,每種意象皆貼合著各館的科學或人文屬性,在綠茵草坪上展現流線感的它們,似乎也將藝術家腦中靈感的軌跡,以不同媒材被保留了下來。

     

    和地上大師足跡相輝映的,或許是天空中小行星的運行軌道吧,前者的足跡拼組人文歷史,後者則可藉此追溯太陽系的歷史。為小行星命名,體現了科學人文精神的交會,命名的目的,也是為了讓星空中的小行星,永遠銘記於我們心中。三月份,先是於台北舉辦了《小行星的故事》新書發表會,也在中央大學進行直播分享,後者由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李瑞騰教授主持,天文研究所陳文屏教授及鹿林天文臺林宏欽臺長分享小行星的觀測、發現和命名的歷程。如同李瑞騰教授所言:「此書,可視為中大『特產』。」正因人文研究中心近年來轉型深耕校園、落實人文關懷,並積極構築科學人文對話的管道,才能孕育出《小行星的故事》這本科學人文之書,字裡行間,無非是人間向星空的聲聲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