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大人文報 第四期 小行星的發現和命名是中大「特產」
  • 小行星的發現和命名是中大「特產」

    李瑞騰 中央大學人文研究中心主任

    緣起

     

    幾年前,為中大出版中心開發稿源,曾動念為本校鹿林天文台製作一本書,也曾和天文所陳文屏教授作了初步的討論。我當初的想法是,組一個以本校學生為主的寫作團隊,通過調研,以文學攝影的方式來完成報導。但那時我還在文學院院長任內,工作相當繁重,要由無到有做好這一件事,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鹿林太遠,來去實有其不便。

     

    我之所以對鹿林天文台萌生興趣是有其因緣的。20102月起,我借調到坐落於台南的國立台灣文學館任職館長,次年84日,「鍾理和」(Zhonglihe)小行星命名通過的慶祝儀式選擇在台文館舉行,當天是鍾理和辭世52周年紀念日,鍾理和文教基金會及鍾理和家屬及親友從全台各地趕來參與盛會,氣氛感人。我借調在外,學校的代理校長李誠教授、台聯大副校長也是天文學家葉永烜教授,親來主持活動;我承乏館務,身負台灣文學的典藏、研究與推廣的責任;鍾理和的長孫女鍾怡彥小姐是我在中大指導的博士生,她的尊翁鍾鐵民先生是鍾理和長子,是我的老友。這層層疊疊的因緣,使得這個命名儀式,於我而言,實在是一場溫馨的嘉會。

     

    猶記得當天我在致詞時提到,這樣的命名「代表人文與科技的結合」,特別是以文學家之名來為科學的發現命名,這十足說明科學家的人文素養;而從人文的角度來看,能回饋的大概是那命名背後的故事之敘寫。從台南返校之後,我又參與兩次命名的儀式,一次是劉兆漢校長,一次是羅家倫校長,二位除了功在中大以外,對於國家社會,在不同領域,都付出了他們的知識和智慧,有相應的一顆小行星在天體中運行,命名肯定了他們的貢獻,是人間至美好事。

     

     

    以小行星之名,彰顯台灣價值

     

    去年年底,人文研究中心要轉型成為校內的人文中心,我重新思考校園空間及其周邊。那時我想,當「地方創生」成為國家發展新政策,校園這個「地方」是否有「創生」的可能?地方創生主要是「人」、「地」、「產」諸因素的交互作用,而以「三創」——創意、創新、創業為發展策略,最終則以生活美好和價值高超為依歸。然而,校園空間重在知識生產與傳播,教學與學習,和一般地方之有產業大不同,而且必須把時間和歷史的因素納進來,我因此決定不在理論的層面花力氣,直接從實務著手。

     

    我首先想到的即是「小行星的故事」。小行星的發現是一種科研成果,可視為中大「特產」,經國際認證後,會有一個永久編號,而且擁有命名權。如上所述,這命名是一種人文的活動,是人文與科學的相互對話,也是人間向星空的呼喚,我們很高興主其事者一開始就確定「以小行星命名來表彰台灣」的原則,換另外一種說法,正是「台灣情感和價值」的彰顯,我們要說的故事,即命名的緣由及其寄寓的「人」、「地」價值之內涵。

     

    我們向天文所和鹿林天文台探詢出版意向,獲得相當積極且溫暖的回應,特別是林宏欽台長,他帶著善意和十八年的現場經驗親來人文研究中心,這讓我們定了心。人間事,「時」、「地」都對了,還要對的「人」,因為不只是要做完做好,還要做得愉快。

     

    我們把四十顆命名的小行星分成三組:一組是人,包括鄭崇華、羅家倫、沈君山、溫世仁、蔡文祥、奧比·薩克思、呂克華、劉兆漢、胡景耀、鄧雨賢、孫維新、陳其寬、吳大猷、陳樹菊、鍾理和、李國鼎、馮元楨、齊柏林;一組是地,有桃園、中壢、臺北、宜蘭、屏東、嘉義、南投、合歡山、玉山、小林村、台東、雪霸、苗栗;另一組從鹿林、中大、鄒族、布農族、慈濟、雲門、科博館、南瀛天文館等。我們天文所教授葉永烜院士把它們分成名城勝景、仁人義士、文采風流及與中大有密切關係者,有助於了解主其事者命名的內在思維,亦可參考。

     

     

    深耕校園,落實關懷

     

    針對每一顆小行星,除了提供天文學基本資料,最重要的是關於命名的緣由,是人,就記其生命特質及價值;是地,就寫其地理特徵及風土民情;是機關、團體、族群,就述其屬性、功能以及對人間社會的貢獻等等。為了讓讀者有更多的了解,書前有導言〈從鹿林凝望星空〉,並將「小行星」做了名詞解釋;此外,特別專訪了從一開始就參與其事的天文學家陳文屏教授、實際主持鹿林天文台事務的林宏欽台長,並附錄一篇天文所技正張光祥所寫的〈鹿林天文台鄰近部落的一則故事〉,讓我們從不同的側面,增加對鹿林天文台及小行星的發現和命名的認識。

     

    人文研究中心轉型深耕校園,是周景揚校長治校理念中強化人文關懷的落實,我們責無旁貸,《小行星的故事》之編寫是一個開始,我們也同時將文化資產理念導入校園,清查全校的碑碣牌匾,敘寫其背後的故事,準備出版一本《銘刻與記憶》,盼進一步加值成校園行動導覽系統。

     

    本書撰稿者全都是我們公開徵求來的校內學生,主要是中文系,有大學部,也有在讀碩士、博士的;裝幀設計者也是我們的畢業生。校園本就是一個廣大的學習場,我們希望他們通過實踐習得的人文素養和能力,於未來有用。實際的編輯作業,由中心專員鄧曉婷和助理莊梓忻承擔,她們還為此去了一趟鹿林前山,於此一併致謝。

     

    我自己對於人文研究中心能和天文研究所合作,特別感到高興。

     

     

    (本文為《小行星的故事》之「編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