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大人文報 第五期 延續傳統,開創新局
  • 延續傳統,開創新局

    黃思超教授談戲曲研究室和崑曲博物館
    梁俊輝 本刊編輯

    中文系黃思超老師(戲曲研究室提供)

     

     

    黃思超,1979年生於台南,於中央大學中文系取得碩博士學位後,2013年加入實踐大學任教三年,2016年重返母校,目前擔任中文系助理教授以及戲曲研究室與崑曲博物館之學術研究員,負責各項戲曲研究與推廣項目,研究專長為崑曲曲牌與曲譜、崑腔傳播等,碩士班起學習南管、京劇、崑曲老生,曾演出《文昭關》、《四郎探母・坐宮》、《長生殿・彈詞》、《白蛇傳・水鬥》等。

     

     

    與「戲曲」的相遇

     

     

    黃思超出演《長生殿.彈詞》的李龜年(左)(戲曲研究室提供)

     

    回憶起與戲曲的相遇,黃思超表示,自幼學習鋼琴,愛好西洋古典音樂,對傳統戲曲並不感興趣。然而,與戲曲卻一直有緣分,中學時參與國樂社,學笛子與琵琶,又在臺南武廟聽到振聲社的演奏,迷上南管。進入中大碩士班後,他表示:「考上中大時,我覺得自己可能會以戲曲為研究方向,又發現老家附近的台南生活美學館(原社教館)的凱聲國劇社,有免費的京劇課程,於是就趁暑假閒暇去報名了。」

     

    進入中大後,黃思超加入青玉齋南樂社,跟李國俊老師、孫致文老師學南管,又先後跟名票梁小鴻、張家相,以及國光劇團王鶯華學京劇,逐漸發現傳統戲曲之美,因此愛上戲曲,直到今日。當然,影響往往來自於多方,黃思超提及:「在研究生生涯中,對我影響更甚的是兩位教授,一位是洪惟助教授,一位是李國俊教授。」

     

    洪惟助教授是戲曲研究室的主持人,也是崑曲博物館館長,當時黃思超是洪教授的碩博士導生,亦在戲曲研究室擔任助理。黃思超說:「那段時間一方面在課業與論文上受教於洪教授,一方面擔任其助理,參與一系列戲曲工作,例如《崑曲辭典》、《崑曲叢書》之校對與排版等,加上在研究室長期被戲曲文本、文物、影音等熏陶,自然對戲曲學術研究也更加投入。」如今,黃思超回到中大,不僅在研究室持續戲曲研究,也在中文系開設明清傳奇與崑劇、崑曲專題研討、崑腔傳播研究等相關課程,可謂代代傳承。

     

    李國俊教授是中大中文系退休教授,他一直扮演著引領學生們踏入戲曲界的導師角色。黃思超回憶當年提及:「起初僅是一群學生覺得好玩,便聚在一起,沒有社團的束縛,僅在李教授的教導下開始學戲曲。」在李教授的引領下,給予許多學生直接參與戲曲的機會,也大大影響了黃思超老師對戲曲研究的「態度」。這份相聚表演傳承至今,也成為中文系特定的社團活動「京劇票房」,每年的固定演出,黃思超也回到京劇票房教導後輩。

     

     

    代代相傳,薪火永續

     

    戲曲研究室成立於1992年,洪惟助教授獲得文建會郭為藩主委及中大劉兆漢校長的支持,成立中大戲曲研究室。黃思超於2001年就讀中大中文系碩士班,沒多久便加入戲曲研究室,至今已有20年。

     

    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崑曲登入「人類口述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洪惟助教授創立的戲曲研究室,早在1992年就開始交流並收集文物。進入戲曲研究室後,黃思超跟著洪惟助教授,開始了戲曲研究,如曲牌、曲譜、戲曲文獻、田野調查等。崑曲博物館成立後,持續進行文物收集、典藏、修復,並積極推出個性特展。如今也結合數據時代的便利,執行崑曲數位典藏與曲牌檢索系統計畫。另一方面,為引領下一代認識戲曲,黃思超也致力於推廣崑曲,規劃戲曲推廣課程與活動,邀請中學生、社會人士親自到博物館體驗崑曲。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正如黃思超所言:「洪惟助教授常常強調,戲曲研究不應該在故紙堆討學問。戲曲的學術研究,不只在文獻上,親身體驗後自然會發覺處處是功夫。」唯有通過親身體驗,方能領悟其中奧妙,進而產生興趣,這正是戲曲研究室多年秉持的精神與學風。

     

     

    活的博物館:崑曲博物館的規劃與巧思

     

    戲曲研究室在洪惟助教授長年積累下,學術研究與活動成果益發豐富,典藏書籍與文物數量亦相當可觀,為確保這些珍貴的古書文物能得到更為妥善的保管,以及藉由展示發揮其教育功能,洪惟助教授決定打造全臺第一座崑曲博物館,於2017年正式亮相。

     

     

    崑曲博物館正門(戲曲研究室提供)

     

     

    崑曲博物館座落於文學院二館二樓東側,館內分為常設展與特展區。常設展主要展示「崑曲史」、「台灣崑曲」以及「崑曲之美」;特展區每年更展兩次,主題不同,目前正邁入第七期「筆墨有情:館藏崑曲名家書畫展」,預計疫情結束後舉辦開幕典禮,於展期內將開放講座與體驗活動,歡迎師生與外界人士踴躍參與。

     

    步入崑曲博物館,可見戲服、書畫、手抄曲譜、手摺、模型、樂器等,大多都是上了「年紀」的展品,黃思超強調:「這些展品一方面是洪惟助教授長年收集的成果,近年也有來自海內外老一輩曲友的捐贈,每一件都有它的來歷和心血,必須重視。來到博物館,每個展品都要經過嚴格的修復、上框等作業,才可展出,展出後也要得到妥善的保管,避免損壞。」

     

     

    崑曲博物館展覽廳(戲曲研究室提供)

     

     

    博物館也設有舞台區,雖然不大,但足以提供小型演出場地並進行推廣教育。黃思超提及:「戲曲文化資產除了有形的部分,也有無形的部分,我們在崑曲博物館的空間規劃時,就不斷思考如何將它打造成『活』的博物館,讓觀眾近距離觀賞,而不只是靜態展出。

     

     

    敘說台灣故事:未來願景

     

    經營一座博物館並非想像中容易,除了每年度的展出與活動,日常的人事費及文物修復管理費,乃至整棟博物館的空間設計與消防作業,費用都相當驚人。經營博物館是一個十分困難的任務與學問,而在館長洪惟助教授帶領下,黃思超與研究室的成員們,也一直思考如何豐富並轉化戲曲內涵,用創意吸引年輕族群。

     

    至於願景?黃思超表示:「日後希望能用可能多元合作的角度,呈現崑曲之美。此外,崑曲原鄉在蘇州,而我們在臺灣,如何以臺灣的視角和創意,去發現崑曲的故事,也是我們未來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