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新認識台灣
「歷史課綱中的臺灣史系列講座」報導
賴怡如 中央大學中文系博士生「歷史課綱中的臺灣史系列講座」活動海報。(桃園學研究中心提供)
隨著全球化,各國開始發掘自我特色,「鄉土」、「在地」成為愈來愈受到重視的話題。臺灣作為太平洋上的一個小島,歷經荷西、明鄭、清領、日治、戰後等風貌各異的時期,不同民族文化彼此接納、調適、融合,最終形成了如今的「臺灣」。歷史教育逐漸將焦點著重在我們成長的這塊土地,當我們對世界各國的名勝景點如數家珍時,回想起自己居住的土地是否也蘊藏著豐富的人文風情?
為推廣大眾對本土歷史的重視,中央大學桃園學研究中心獲得桃園市府文化局「文學閱讀推廣活動」補助,於2021年7月-9月舉辦「歷史課綱中的臺灣史系列講座」,帶領觀眾探索不同時期的臺灣歷史風貌。桃園學研究中心為徵集和保存桃園文史資料的專責單位,除了學術研究,也配合政府最新教育素養導向,提供桃園各教研單位、社教機構、文史團體及一般民眾教研成果與資訊交流平臺。本次講座邀請了12位專家學者,從民族、經濟、生活、政治、運動、教育等各領域,重新解讀臺灣歷史。
本系列講座自7月開始至9月結束,於週六、日舉辦,雖配合防疫措施以線上進行,但未減少民眾參與的熱情,報名人數場場滿額。既然系列名為「歷史課綱」,講座便由校院主題開始。第一場由國史館歐素瑛老師主講「二二八事件與校園」及臺師大臺灣史研究所許佩賢教授主講第二場「近代學校的成立與地方社會」,讓聽眾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反思教育的演進和意義。學校是社會改變的基礎,面對不停變動的社會,如何確立教育方向、培育新一代人才,是應該慎重思考的問題。
第三場「清領時期的社會與風水習俗」,由臺北大學歷史學系洪健榮教授主講,風水自古以來就深深影響中國人的生活,時至今日,依然是人們趨吉避凶的依循之一。透過生活信仰的歷史,體會事物經過不同的解釋,可以讓人產生不一樣的信仰與動力。既然回顧先民生活,就必須了解維繫食衣住行的商業活動,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林玉茹研究員主講的第四場「清領時期的商業、港口與行郊」,詳述數百年來,臺灣人如何透過商業活動連接周邊,融入世界的新體制。至今,外貿依然是連繫臺灣與世界的重要管道。
同樣來自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的詹素娟副研究員,主講第五場「原住與新遷──桃園地區的原住民族」,帶聽眾由變動的角度來理解原住民的歷史。在講座中,原住民不再只是地圖上的疆域板塊,透過各種遷徙及返鄉,彼此影響造就了新的文化。對原住民、新住民態度的改變,來自社會觀點的改變,臺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蘇瑞鏘副教授帶來第六場「威權體制下的政治案件:兼論中學場域內的教學」,讓聽眾回顧社會觀念及正義的轉型,只有正視歷史的對錯,才能不再重蹈覆轍,對未來做出更好的選擇。
過去課本所敘述的歷史是否真為全部的真相?臺大歷史學系系主任李文良教授的第七場講座「清代臺灣『番界』的歷史與社會意義」,正可以做為重新思考的題目之一。我們曾以為族群壁壘分明、械鬥爭奪的時代,卻可能是原漢彼此協調、重塑關係的時代。第八場講座由清大歷史研究所李毓中副教授講說「國際海權下的荷蘭與西班牙競逐」,帶觀眾了解大航海時代。如今臺灣依舊面對各種不同種族、立場和觀念的分歧對立,或許先民的經驗,是當代人可以借鑒的接納包容。
第九場與第十場講座分別由臺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林玫君教授及成功大學歷史系謝仕淵副教授,由「日治時期的體育活動與競賽」和「賽局裡的臺灣史——臺灣棒球的歷史與文化」,帶領觀眾了解棒球在臺發展的過程,以及運動之所以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環之原因所在。
第十一場講座由政治大學歷史學系藍適齊副教授帶領聽眾回顧「二戰記憶與臺灣」,這場改變世界的重大戰役,透過不斷地探索和書寫,重新發現臺灣的記憶與角色。第十二場講座為本系列的最終場,由東華大學歷史學系陳鴻圖教授壓軸,以「走讀臺灣歷史」為題,喚醒臺灣人對這塊土地的關懷及重新探索,無論是從史前遺跡、原住民神話世界觀,到漢人廟宇文化、日治時期建築群,或從原住民時期、大航海荷西爭霸時代、清領移墾與商業社會活動、日治體育文化與教育,到戰後記憶與二二八事件,這些不同的族群、視野,組成了臺灣的記憶。
「臺灣史系列講座」共計十二場24小時,各講師從不同角度切入,詮釋了400年來臺灣土地上曾發生過的歷史。對臺灣史有興趣、想聆聽更多精彩內容的朋友,亦可至桃園學研究中心官方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桃園學研究中心-100670088307423/)觀賞本系列所有講座影片,累積更多彩、更多元的臺灣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