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應與突破
人文課程的線上教學報導
張力云 中央大學中文系所博士生近年來,疫情的發生致使各級學校的教學方式有了非常大的變化,從現場教學變為線上授課、錄影(音)教學等,留給老師們適應與熟練的時間並不多,許多老師都是在這樣的情境下,才開始發掘授課的另一種方向。那麼重視互動與現場回饋的人文學科老師們,對於這樣的轉變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至本學期,文學院各系所的老師們已累積不少有關線上教學的體驗與心得,人文研究中心本次特別詢問來自於中文系的楊自平老師、鄭芳祥老師,英文系的易鵬老師,法文系的邱惠佩老師,哲研所的李彥儀老師以及歷史所的皮國立老師、王瑞傑老師,針對線上授課的經驗、技巧及感想等方面,一談文學院師生究竟以何種方式在面對疫情衝擊下教學的「轉變」。
視訊及軟體使用經驗
線上教學,首先觸及的必然是視訊與軟體的使用問題,對此除了歷史所皮國立老師曾有三年的線上授課經驗外,大部分老師在疫情發生前都沒有相關經驗,這無疑是首先要克服的問題。
視訊軟體甚多,但各種軟體的使用條件及價格不一,老師一般都直接選用不需額外註冊帳號的Google Meet進行教學,李彥儀老師與王瑞傑老師則有更多元的線上軟體使用經驗,包括Cisco Webex、Microsoft Teams、Skype以及Line,囊括了市面上較多人熟悉的視訊軟體種類,給予學生諸多便利。
邱惠佩老師為了增進線上教學能力,相當踴躍參與教學工作坊,研習中發現butter以及Miro(免費平台)的使用相當方便,亦在不斷的進行新嘗試。視訊授課固然不易,難以直接感受到教學的氛圍,但老師們都能適應視訊授課,並且不斷調整,克服難題,將其視為必要的「技能」,以備不時之需。
除了軟體的使用,線上教學也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如電腦的設定、鏡頭與通話、網路環境、授課對象的網路穩定等因素,都需要靠授課老師不斷的協調,個別去解決不同學生的問題。關於此部分,楊自平老師與邱惠佩老師都提出,關於教學互動上,除了雙方網速造成即時互動的困難外,也難與學生進行分組或個別討論,不利於個別解答;皮國立老師則指出,學生在線上多不愛開鏡頭,還需以提問、抽點的方式,強化教學的互動以及確認學生是否在線。
線上授課技巧
線上教學與現場上課不同,對應的教學技巧也不盡相通,對此,邱惠佩老師的應對方式是增加學生參與度,例如將教學內容先設計成問題單,並事先上傳群組請學生課前作業,上課時則進行問答與討論,但即使如此,邱老師仍強調該作法無法取代現場上課,許多實作與實際體驗的教學,終須讓學生面對面、直接碰到實物,無法虛擬。
李彥儀老師則事先將教學簡報提供給學生,並在課前積極了解不同的線上教學軟體所需之技巧、功能、特色等,一番備課「設計」後,在授課期間則適時於畫面中補充相關電子資料,讓整個教學氣氛顯得更為活潑。
皮國立老師強調,除了事先做好的簡報與必要的輔助影片外,也會讓助教線上跟課,隨時處理即時狀況,並建立全班的LINE群組,開遠距的同時也開著LINE,可有效解決教學途中學生的登入、連繫或掉線等問題。
為確保學生的進度,王瑞傑老師在線上授課期間,以抽問或分享想法的方式,鼓勵學生多作回饋並陸續記錄,以觀測每一堂課的習得程度;易鵬老師則盡量將課程中單方面講課的時間濃縮,並增加與學生互動的次數,以此促進師生的交流。
線上授課感想
對於不同以往的線上教學,楊自平老師認為優點在於學生出席情況高,也容易讓有興趣的同學旁聽,但不利具體討論,學習成效恐怕仍不及於現場上課;鄭芳祥老師則指出,在線上教學所遇到最大的困難是「分組討論」,一般現場教學時,安排小組討論有助於促進氣氛及聆聽同學們的想法,若是線上則不易進行,雖有軟體可提供輔助,但面對使用上的各種技術問題,以及無法親身參與各小組的討論,去擔任「主持」、「引導」的角色,那小組討論的效果也大打折扣;皮國立老師則覺得,線上測驗的部分還可以精進,現階段雖是以事先製作的表單來進行小測驗,以確認學生習得,但這部分還有許多發展的空間,技術有待發掘與增進。
邱惠佩老師認為,線上教學可事先錄製解說課程的影片,再請學生做練習,學生表示影片可重複聆聽核心概念,並有充沛的時間作筆記及消化。關於這點,其學生亦表示學習效果比現場教學還好,較沒有壓力,也利於複習;易鵬老師認為,如果時間與課程內容控制得當,線上教學反而可以使學習者較為自在,達到更好的效果;李彥儀老師則提及,由於目前授課對象是碩博士生,參與度頗高,互動也不錯,最大的好處在於可以隨時分享電子檔內容,也能透過文字訊息清楚傳遞消息,以及強調或補充教學文字的段落,較不會產生教學之間的認知落差,但畢竟少了實際接觸互動,同學們自然也覺得相對少了些溫度。
線上教學作為疫情期間不得不然的作法,自然有其利弊,從而也讓人們思考,後疫情時代是否會走向混合式教學?師生累積足夠的經驗且適應後,又是否能妥善運用線上線下,以提高教學效率呢?這依舊是個未知數。
自線上教學啟動,中央大學除了在設備上增強校園有線與無線網路的穩定度,並購置可容納多人的教學軟體平台,也辦了許多教學工作坊,打造老師之間彼此分享線上教學經驗的平台,期許線上教學能不斷發掘新知,發揮其最大效率,順利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