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大人文報 第十期 中心的邊緣
  • 中心的邊緣

    蔡孟閶個展
    蘇嘉駿 中央大學中文系博士生

     

     

    蔡孟閶個展《中心的邊緣》於2022年9月27日(二)正式展出。開幕當日,展場外陽光燦爛,飽含夏意;轉入場內,卻瞬時置身斑駁光影之間,予人時光潺緩之感。此一體驗,或已透顯本次十八件展品的特質與命意,如展覽主題所示,「中心/邊緣」的觀照正是創作者近年來的關注軸心。本次個展整理2016至2022年的部分作品,試圖探問:「所謂的中心,是否也有隱藏著的邊緣性格」?


    本檔展覽由中央大學人文藝術中心主辦,采泥藝術協辦。值得注意的是,《中心的邊緣》乃是人文藝術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後的首檔展覽。中心主任李瑞騰教授的開幕致詞,即由此反思「中心」與「邊緣」的頡頏對話,除了驚訝於蔡孟閶可觀的創作資歷,更被畫作中的色調所觸動,藉此看見藝術家生命發展的成熟度,及其未來性。致詞末了,李主任提出以邊緣作為戰鬥位置的可能性——邊緣因其開放姿態,能夠隨時越界、反撲中心——且提示了抽離於「中央」的觀看、思考與實踐角度。

     

     

    開幕的前奏曲。

     

    人文藝術中心李瑞騰主任開幕致辭。

     


    致詞結束,樂聲休止,隨後便是蔡孟閶的導覽講座。本次展品(2016-2022)包含以往不同系列、不同主題下的畫作,同時納入仍在發展中的「都會沒有鐵路」系列。拆解了時間脈絡,突顯的是畫家近年作品的隱性觀照焦點——「中心/邊緣」的矛盾關係。生於高雄,現居嘉義的蔡孟閶,帶領現場聽/觀眾從《都會沒有鐵路-6:小澎湖》(2021)談起。畫布上,油彩所呈現的傾斜光影、陳舊椅凳、油漆剝落的牆與窗,似表達出嘉義「小澎湖」聚落即將消失的落寞蕭索。略顯木訥的蔡孟閶,解說作品及其創作歷程時,透出沉著而動人的特質。

     

     

    蔡孟閶解說其作品意涵。

     


    在「都會沒有鐵路」系列中,蔡孟閶目光所及是鐵路的邊緣或背面,如〈19:那些背後〉、〈20:嘉義陸橋〉等,繪筆記錄的總是鬧熱熙攘的背面。他所思考的是,隨著鐵路高架化或地下化,原來的私人/公共空間將被重構,而我們又該如何應對二者關係的流動,乃至於城市發展的今昔變易?〈17:二分之一的世界〉、〈18:心願景〉則呈現建物拆遷前的一景,後者的命名不無嘲諷意味:本誤以為是工廠,一查竟是補習班,畫家以「心願景」趣味表達兩者概念的契合。


    透過對象與題材的選擇,可以窺見畫家的命意。他刻意避開地標性景物,除了凸顯描繪普遍「城市邊緣」的本旨,更表達出蔡孟閶為「本來就不會被記住的東西」留下記錄的可貴用心。此外,誠如畫家所言,他感興趣的繪畫對象,是建築物與人的關係,或曰人與建築互動留下的痕跡。此特質在他研究所時期即已萌芽,本檔展覽中更是清晰可見。除了前述作品,〈飯〉(2019)所繪者是阿公家油煙機旁的局部,〈新娘房〉(2018)則是阿公家客廳一面殘破的牆。有趣的是,此面牆後便是蔡孟閶父母結婚時的新娘房。導覽過程中,畫家屢次談到搬遷移動的記憶、兒時阿公家被賣所帶來的震撼等。透過聆聽導覽與閱讀作品,可知其創作與個人生命史、私我情感記憶,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六月〉(2016)所繪三支角落的電扇,更被繪者視為自身與已逝阿公的連結。


    蔡孟閶最新個展《中心的邊緣》,可說是近年觀照主題的一次集結。畫家關心的是城市迅速發展之下,所謂中心與邊緣的流動易位,以及人們的生存因應之道。綜而言之,蔡孟閶為原將湮滅於時間巨流中的景與物、為「那些被擠壓或掉出的殘屑,不被關注也不被記憶,但的確存在著情感的客體」留下了記錄。此處,或不妨節錄畫家開幕翌日(9/28)的臉書貼文,作為收束及引申思考:「從那一年(2015)輾轉在三個不同的城市工作生活,我開始注意到那些藏在角落細碎的禱語。不是宏偉,更著迷於並存在光鮮之下的某個凋零,潮濕的零件。所謂大敘事之下,人們到底依循著什麼樣的技能生存?所居何方?如果所有東西皆可以更新,但塵土依然覆蓋於一切事物之上,為何我們還覺得新?而我總是跟不上城市中心的摩頂放踵,於是就當作自己被拋棄在邊緣的角落裡;但卻又常常覺得身在他方」。

     

     

    本次蔡孟閶個展舉辦於中正圖書館一樓藝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