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島史:湛藍圖景 2023劉子平個展
人文眼光與歷史視野
宋俊磊 中央大學中文系四年級左起:人文藝術中心李瑞騰主任、藍瓦藝術空間葉伯綸總監、藝術家劉子平致辭。(宋俊磊攝)
2023年9月26日,劉子平個展《島史:湛藍圖景》於中央大學藝文空間正式開展。本展由國立中央大學人文藝術中心主辦,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與Living Lab藍瓦空間共同協辦,展期為9月26日直至10月28日。
《島史:湛藍圖景》由中央大學弦樂社的合奏曲為展覽揭開序幕。人文藝術中心李瑞騰主任開場致辭:「這場展覽具有一個史學家的觀點,而藝術家透過藝術作品轉化了史家觀點」,藉由藝術家的分類,觀者可以學習欣賞史家與藝術家對於特定主題的詮釋。
藍瓦藝術空間葉伯綸總監提及:「在劉子平的自然描繪中,同時展現了人文情懷,有時我不只覺得他是藝術家,更像個人類學家」,藝術創作將人、動物、植物相連結,作品帶著觀眾誠實面對了臺灣各種元素密不可分的歷史。
藝術家劉子平談到,「島史」援引自歷史學家曹永和的「臺灣島史觀」,廣納族群、語言、文化與社會等多元領域歷史觀點,與原本單一的中心史觀有別。他特別強調這點,說明這次展覽的核心概念便是「去中心化」,將臺灣放進世界整體的空間與脈絡中進行關照。
「湛藍」的概念延伸自劉子平2021年於藍瓦空間舉辦的個人展覽——「藍色溫室:天空、海洋與我們的島」中使用的媒材「氰版藍印術」,該技術製造出不同於日常中所見的藍色,形成了獨一的「普魯士藍」,象徵著生命的初始,同時也代表了臺灣與海洋密不可分的特質。
《島史:湛藍圖景》──南島聖像。(宋俊磊攝)
展場以普魯士藍貫穿,途經「島嶼的地標」、「南島聖像」、「蝴蝶通道」幾個主題,其特色在於藍色的剪影與金黃色的背景形成強烈對比,劉子平解釋道:「金黃色的背景靈感來源是西方的聖像畫以及臺灣宮廟畫像」。藉由顏色的對比吸引觀者目光的同時,亦將臺灣納入了世界版圖,一張張採用剪貼、拼湊的作品,表現出藝術家匠心獨運的史觀轉化。
開幕現場正在欣賞「島嶼植物誌」系列的觀眾。(人文藝術中心提供)
仔細看「島嶼植物誌」系列作品,可以發現在劉子平手中,植物只留存了輪廓,空白之處則由臺灣的人文歷史地景填滿,例如作品〈大王椰子〉中即以臺灣大學作為填充。劉子平解釋道:「這是人、物的結合」,物品的輪廓是歷史的通道,所以不用「寫生」的方式留下植物的身影,而是同時保存人文與物品,宣示了人文歷史與物品歷史不可分割的立意。
「去中心化」,劉子平在展場導覽時不斷提及這個概念,期待觀者可以藉由他手中的藝術品看見臺灣,看見臺灣與世界的關連與親密。當臺灣在太平洋上婆娑的睜開雙眼,藝術家看見了這座島上的自然環境、族群、產業、文化,並且用拼貼、裁剪、渲染再度解構、詮釋,形成獨一的人文眼光與歷史視野。可見,當藝術家一出手,臺灣的美麗,遂成湛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