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雅和鳴:第四屆全國大學京崑聯演
歐耀鈞 中央大學中文系四年級第四屆全國大學京崑聯演〈花雅和鳴〉合影。(崑曲博物館提供)
2024年11月17日,第四屆全國大學京崑聯演〈花雅和鳴〉於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盛大登場。本次聯演由中大崑曲博物館主辦,美國紐約國劇雅集贊助,共集結九校劇團,包括「中央大學清歌集」、「臺灣大學京劇社」、「臺灣大學崑曲社」、「臺灣師範大學崑曲社」、「清華大學京劇社」、「成功大學國劇社」、「東吳大學雙溪崑曲清唱雅集」、「臺北醫學大學崑曲社」及「東海大學戲曲實作課」師生團隊,共同呈現一場集傳統韻味與青春創意於一身的戲曲盛宴,吸引眾多貴賓與觀眾熱情參與,場內座無虛席,氣氛熱烈。
首場演出由臺南市東寧雅集指導的中大清歌集與成大國劇社聯合呈現《風箏誤.驚醜》。故事以一場意外風箏墜落為引子,韓琦仲夜探詹家尋佳人,卻遇上貌寢的詹大小姐愛娟。演員通過細膩的表情和誇張的動作,將愛娟大膽示愛的滑稽與韓琦仲的尷尬與無奈演繹得淋漓盡致,笑聲不斷。
由拾翠坊崑曲團指導的北醫崑曲社初試啼聲,帶來《玉簪記.琴挑》,書生潘必正與道姑陳妙常隔著琴音邂逅,借切磋而挑動情愫,相互試探,二人情意暗湧的互動,處處考驗著演員對劇中人物幽微心思的體悟。隨後,臺大崑曲社延續《玉簪記》愛情線,演出〈偷詩〉一折,妙常用詩詞表達愛意卻被潘必正取走,雙方由驚訝到坦白,情感層層遞進,兩位演員的精湛表演贏得滿堂喝采。
臺師大崑曲社的《紫釵記.折柳》將霍小玉與夫君離別的惆悵表現得淋漓盡致,蒼勁的北曲唱腔深深觸動人心。接著,東吳雙溪崑曲清唱雅集演出的《牡丹亭.驚夢》,帶領觀眾進入杜麗娘夢中的情與愛,演員對少女情懷的詮釋,宛如一幅細膩的情感畫卷,也將這樣的心境傳遞給觀眾共感。
〈花雅和鳴〉精彩橋段。(崑曲博物館提供)
京劇亦是精彩紛呈。東海大學戲曲實作課搬演《春草闖堂.行路》,以詼諧劇情與精湛身段展現輕快活潑的喜劇魅力,胡知府與婢女春草藉由熟練的身段表現、相互鬥智,令觀眾不自禁鼓掌叫好。臺大京劇社的《群英會》以複雜的情節和角色眾多的舞台呈現為特色,周瑜和蔣幹之間的智謀對決緊湊扣人心弦。壓軸由清大京劇社演出《珠簾寨》,唐末軍閥爭鋒與巾幗英雄救唐的戲碼張力十足,結尾兩位皇娘威武掛帥的場景更是贏得滿堂喝采。
本屆聯演以「花雅和鳴」為題,意在彰顯崑曲與京劇的互補之美,也展現出傳統戲曲在當代校園的傳承與創新。這場匯聚多校、多元劇目、多層次表演的盛會,讓觀眾領略戲曲藝術的無窮魅力,更激發青年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堅守。戲曲之韻,將隨著學子的傳承與探索傳唱千里,綻放出更動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