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大人文藝術報 第八期 中央大學榮獲文化部第九屆「公共藝術獎」管理維護獎
  • 中央大學榮獲文化部第九屆「公共藝術獎」管理維護獎

    人文藝術中心

    中央大學榮獲文化部第九屆「公共藝術獎」管理維護獎,由臺灣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基義(左二)代表頒獎給人文藝術中心李瑞騰主任(左三)。(人文藝術中心提供)

     

    文化部第九屆「公共藝術獎」於2024124日掲曉,來自全國17縣市161件參賽,經嚴格評選,共有1132件作品脫穎而出,國立中央大學以優秀的管理維護模式,榮獲新增設的「管理維護獎」,成為校園公共藝術守護的標竿,彰顯中大在公共藝術維護保養的用心經營。

     

    「公共藝術獎」由文化部每兩年舉辦一次,旨在表揚優秀的公共藝術作品與相關貢獻。自1992年臺灣開始推動公共藝術設置以來,全國累積了數千件作品,成為城市景觀與公共空間的重要特色。隨著時間推移,許多作品面臨自然損壞或外界環境影響的挑戰,文化部近年逐漸關注作品後續的管理與維護,因此本屆特別增設的「管理維護獎」,不僅肯定機關日常管理的努力,也期望推動公共藝術的長期保存與可持續發展,成為業界重要的指標。

     

    第九屆「公共藝術獎」管理維護獎。(人文藝術中心提供)

     

    人文藝術中心李瑞騰主任表示,公共藝術是中大校園景觀的重要一環,結合教育與藝術模式,提升學生的美學和文化素養,為全國公共藝術管理提供創新範例。獲得「管理維護獎」,不僅是對中大長期努力的肯定,更彰顯公共藝術背後管理與守護的重要意義。藝術不僅需要創作者的熱情,更需要後續的用心呵護,才能長久與社會對話。

     

    中大公共藝術的成功,除了校方的投入,更得益於學生、教職員及專業團隊的共同努力,從藝術品的設置到日常維護,均有完善的流程規範。設置過程中,校方鼓勵學生參與,從初期規劃、作品安置,到後續的落成儀式,學生團隊的投入大大增強了對藝術品的認同感與情感連結。在日常管理上,學生更以志工身份參與導覽服務,協助清潔與維護,讓藝術教育從課堂內延伸到校園生活中,逐步內化為實際行動,守護珍貴的藝術成果。

     

    校內專責的公共藝術管理團隊每月定期巡檢校內所有藝術品,並以照片記錄作品現況,作為日後修復的重要依據,也有助於建立公共藝術的完整資料庫,為其他學術機構提供參考。在颱風、地震等特殊情況後,管理團隊更會立即展開全面檢查,確保作品的穩固性與完整性,展現校方對藝術維護的高度重視。

     

    「管理維護獎」不僅是對中大過去的肯定,更是對未來的激勵。這項殊榮提醒所有公共藝術的推動者,藝術價值不僅限於創作初衷與成果,更在於後續的守護與經營。只有持續投入心力,才能讓公共藝術真正融入日常,成為社會共同的文化資產。未來,中大將持續以創新的管理模式,探索更多元的公共藝術教育與維護方式。

     

    獲獎作品:大象五形、坐聽松風、漫步雲端、蘊行。(人文藝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