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大人文藝術報 第五期 中央。小日子
  • 中央。小日子

    李欣倫 中央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近日指導中文系大四同學的畢業展,討論到主體視覺設計和周邊商品的時候,我隨口說了一聲:「千萬不要華麗巴洛克,我想要『小日子』風格!」語畢,同學會心一笑,頻頻理解般地點頭。

     

    離開會議室,我憶起這個片段,想著:所以「小日子」是什麼風格呢?為何這樣的關鍵詞一出,同學們都彷彿獲得啟示般地認可了?翻開《小日子》雜誌,從封面到內頁排版,無垢的、簡單的、素淨的元素慢慢進入視野,無論採訪的職人是插畫家還是演員,都提供了簡單而美好的生活提案。這種乍看單純實則深邃的底蘊,普遍地貫串了具體可見的器皿、衣飾到抽象的生命哲學。

     

    於是我見過穿衣風格讓我想到「小日子」的學生,我也見過試圖過上素雅生活的「小日子」職人。而中央,一個偏離中壢商圈或飲食燈火之所,似乎也適合搭建一個自己的小日子,飲食、起居、寫作、散步、眠睡,在自己的小宇宙裡過上還算滋潤的小日子。

     

    三月,藝文中心策劃賴九岑個展「一片。小日子」,藝術家鼓勵參與的學生「找出小小日子裡的刺激或感動,透過我們的眼睛跟手,給予一個當下最好的呈現」,並調整遠近觀看距離,用身體走入畫作,提供給觀者一整片小日子的藝術版本。

     

    不同的小日子,串連起來就是一整片的生活。在中央大學,到底有沒有(在)生活呢?由文學院學士班的蔡勻勻、孫詠淳及孫珮綺發起的複合型藝文活動,名稱令人莞爾,就叫做「中央沒有生活節」,舉辦一系列的工作坊,包括流體畫、頌缽與肢體活動,提供參與者在身心靈的實際體驗中,與自我對話。為了讓參與者開發更深層豐富的感官體驗,系列影展結合香氛與調飲,讓小日子過得更有滋味。

     

    前幾年的大疫,讓中央校園成為空城,視訊、連線上課成為師生的日常,如何回憶並重寫這樣的小日子?三月,動見体劇團在黑盒子劇場演出《SOLO鏈結反應》,表演者遂以自身經驗回顧疫情,編寫在疫情暗夜中尋光的故事。另一位表演者則以高中同學的經驗為藍本,敘說疫情期間,一對情侶因隔離而無法見面,當年的香港正歷經「時代革命」,大時代下如何艱難維繫著如常的小日。由中文系教師黃思超所開設的「藝術欣賞與展覽實務」課程,也邀請動見体劇團的導演符宏征來課堂,與同學們分享劇團導演的劇作經驗。

     

    在這門由人文藝術中心開設的通識課程「藝術欣賞與展覽實務」中,黃思超老師也邀請洪瓊芳老師,分享布袋戲結合西洋神話的創作歷程,曾嘉民團長則講解布袋戲的基本知識,讓同學理解如何在傳統的基礎上,注入當代美感經驗,為布袋戲注入新的活力。

     

    小日子不能沒有花草植栽。具生命力的植物點綴了生活,為生命添加生機盎然的花邊。人文藝術中心和總務處、學務處共同推出第一屆「中大植物競寫活動」,邀請同學以中大校園植物為題,以圖文方式展現植物之美,歡迎校園寫手們共襄盛舉,以文字編寫有草木芬香的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