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元培(Yuan-Pei Tsai,1868-1940)、琦君(Chi Chun,1917-2006)
大師的椅子
林佳樺 中央大學中文系碩士生蔡元培(Yuan-PeiTsai,1868-1940)
蔡元培。(取自維基百科)
蔡元培,浙江紹興人,自小接受私塾教育,至十七歲起擔任私塾教師,便自由的研讀,不再練習八股文。其讀書涉獵範圍廣博,算學、醫書也讀,自言偏愛訓詁、思想。1907年,蔡元培至德國留學,學習德語,次年進入萊比錫大學(UniversitätLeipzig),起初無課不聽,後來自我取捨,限縮於美學、美術史輔以民俗學,因辛亥革命之故,蔡元培匆匆回國,結束在德國三年的留學。
1912年,蔡元培擔任中華民國首任教育部長,發表〈對於教育方針之意見〉,提出四點:一,凡大學設置法商科類,必設文科,醫農工科類,必設理科;二,大學須有大學院(即研究所),供教授畢業生與高級學生進行研究的機關;三,暫定國立大學五所,北京大學外,於南京、漢口、四川、廣州等處再籌辦大學各一所;四,各地的高等學堂,原仿日本制,是為大學預備科,然程度參差,致使入學後產生學習困難,今應廢止高等學堂,於大學中另設預備科。
其中第四點,曾受到胡適等人質疑,若不設置高等學堂,除了幾所大學外,地方上就無高等教育機構可供學習,長此以往,不免文化落後,後來各地皆設立大學,此事迎刃而解。
1916年冬天,蔡元培在法國參加勤工儉學運動,教育部致電,告知他出任北京大學校長。在此之前,北京大學校長已就職三任,又辭了三任,由工科學長胡次珊代理。蔡元培不少友人得知此事,有的勸他不必蹚這渾水,當時的北大風氣敗壞,若是就職後不加以整頓,恐有礙聲名;有的則認為,既然該整頓改革,就應前往一盡心力,哪怕最後失敗。
蔡元培決定如期到北京赴任,期間力於整頓校風,排除科舉遺留之風氣,強調多種學術派別的共存,悉心招攬教職員,當時歸國的胡適也進入北大。再來,蔡元培進行大學預科的改革,將預科教職員換為大學本科教職員,以真正適應大學課程的銜接。
1920年,因應女學生請求入學,蔡元培於暑假正式招考,北京大學成為第一所招收女學生的大學,蔡元培認為,大學從來就沒有規定專收男學生,以前未有女性發出就學請求,如今女性有此需要,通過報考入學,大學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從此後,各個大學也跟進招收女學生。蔡元培任北大校長十年之久,直至出任大學院(今中央研究院)院長後,方才完全卸任。他曾於自述中寫及,實際為北大做事,尚不足五年。然而,他一步一步在北大實踐教育大道,帶動自由論學的風氣,成就北大一段輝煌歲月。
這條漫漫長路,總有無數抱持熱情、愛心的後進,緊緊追隨。在中大校園中,太極銅雕前的一方長椅上,簡短敘述著蔡元培深刻的人生經歷,我們或許不能揣想他投入教育改革的堅定,卻能在學習的路途上,時時檢視自身,不忘學習的熱忱,保持開放的心情,接納所有未知。「蔡元培」大師椅子銘牌。(林佳樺攝)
位於太極銅雕草坪的「蔡元培」大師椅子。(林佳樺攝)
琦君(Chi Chun,1917-2006)
琦君。(取自維基百科)
位於校園總圖及文學二館的交界處,一棵大樹掩映於磚道旁的座椅上,為人熟知的名字,有著溫柔細潤的筆,寫下歲月悠長的痕——她是琦君。
琦君,本名潘希珍,1917年7月24日生於浙江省永嘉縣,大學畢業後,曾任教師、圖書館管理員,在故鄉永嘉縣教書時,曾受授業恩師夏承燾之託,寫就一篇〈之江同學滬濱歡聚回憶錄〉,由此啟發她撰寫以回憶為主題的各類創作。
1947年,從前教授其詞選之師龍沐勛,因文化漢奸罪名被捕入獄,此時琦君任職於蘇州法院,同其師夏承燾為龍沐勛陳情,期間以「琦」字為暗號通信,書信往返中,龍沐勛稱之「琦君」,由此與筆名結緣。
後琦君隨國民政府來臺,先後於今中國文化大學任副教授,中央大學、中興大學擔任教授。其創作豐富,涉足散文、小說、兒童文學、論述、翻譯等領域。初來臺,兩篇散文作品〈金盒子〉及〈飄零一身──給一個學生的信〉,皆獲刊於《中央日報》副刊,並經友人介紹,認識諸多文壇前輩及文友,持續耕耘創作,積極投稿。
五十年代,琦君發表首篇短篇小說〈姊夫〉,刊載於《文壇》雜誌創刊號,開啟了對小說的興趣,並於此寫下了〈琴心〉、〈永恆的愛〉、〈長相憶〉等作,與散文作品一同集結為自費出版的《琴心》。
1963年,散文作品《煙愁》榮獲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散文獎,在這之後,琦君除了在散文、小說上傾注心力外,也有譯作〈百合羹〉刊登於韓國《女苑》月刊,對於兒童文學亦頗多涉獵,《琦君寄小讀者》、《琦君讀書》等作獲得優良讀物獎項,並多次成為兒童推薦讀物之一。
從《煙愁》始,琦君的創作陸續獲得諸多獎項肯定,如1969年由三民書局出版的《紅紗燈》,1985年九歌出版社出版之《此處有仙桃》,以及在媒體統計、讀者票選等活動中,得到極高評價。其中《此處有仙桃》,獲第十一屆國家文藝獎散文獎,中大以此獎製作銘牌,在文學二館和總圖書館相交之道上設置大師之椅,紀念其在文學上的成就,也記下屬於她溫厚感人的創作風格。
琦君與中大之緣,不僅是七十年代曾於校園任教,更在2004年12月,應邀參與中大圖書館主辦的「水是故鄉甜——琦君作品研討會暨相關資料展」,聆聽關於自己作品的相關研究論述。以此為契機,李瑞騰教授籌備一年,於2005年12月正式成立「琦君研究中心」,並於臺北師範大學、佛光山道場舉辦兩場研討會。
2006年6月7日,琦君病逝於臺北,琦君研究中心、九歌出版社共同於七月底舉辦「細雨紛飛,燈花已落——懷念永遠的琦君」追思會,並在其夫婿李唐基協助下,集結文壇、學界之力,蒐集琦君相關書信,委由琦君研究中心編印,於2007年8月出版。
如今,執筆之手已遠,那一段又一段深刻悠遠的歲月故事,卻凝聚成這片土地上記憶的一塊。讀著,想著,彷彿有段時光,在她的文字底下躍入眼簾,人們的回憶與她的回憶俱在柔暖的字句中交錯反覆,最終在她的故事裡,我們理解了生命的溫柔。「琦君」大師椅子銘牌。(林佳樺攝)
「琦君」大師椅子。(林佳樺攝)
衍生閱讀蔡元培《蔡元培自述》(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5年)
陳平原、鄭勇編《追憶蔡元培:增訂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
琦君《此處有仙桃》(臺北:九歌,2006年)
宇文正《永遠的童話──琦君傳》(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
周芬伶編《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12:琦君》(臺南:臺灣文學館,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