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大人文報 第九期 臺灣新詩百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側寫(上)
  • 臺灣新詩百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側寫(上)

    曾淑梅 中央大學中文系碩士生

    不同世代詩人、學者齊聚一堂


    2022年5月27(五)、5月28(六)在國家圖書館的國際會議廳舉行「臺灣新詩百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由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臺灣詩學季刊社、國家圖書館、臺灣文學館聯手策辦,會議一共八場,包括一場座談會,討論「臺灣新詩百年史怎麼寫?」,以及七場研討會,發表19篇論文,主題略分新詩百年詩史議題探索、新詩類別特徵與社會思潮、新詩社群及傳播研究、新詩的跨域流動。兩天的研討會,將不同世代學者、詩人,於線上線下齊聚,彼此交流討論,一同參與臺灣新詩百年的盛會。


    除了場內研討,場外還展示了楊宗翰整理的「臺灣新詩百年編年初稿」展牆,以及由李瑞騰所規畫的臺灣詩刊特展,從五十年代三大詩刊(現代詩、創世季、藍星)到2020年的子午線詩刊,一個詩刊盡可能展出一冊;另有白靈所規畫的「臺灣詩學季刊社專櫃」,邀請與會者一同來見證百年新詩之輝煌。

     

     

    李瑞騰教授(左三)介紹展櫃內容。

     


    開幕式由國家圖書館翁誌聰副館長、臺灣文學館蘇碩斌館長、中央大學文學院林文淇院長致詞,他們分別對「新詩」都提出一些個人的想法與展望,期待透過這場學術交流,讓臺灣詩學研究更往前跨越。

     


    第一場:臺灣新詩百年史怎麼寫?

     

    第一場座談會。

     


    開幕式後即展開配合主題設計的座談,討論「臺灣新詩百年史怎麼寫?」,由李瑞騰擔任主持人,鄭慧如、孟樊為主講人。


    鄭慧如談她如何寫《臺灣現代詩史》(台北:聯經,2019),首先說明動筆的原因,再分別從她對現代詩史的幾個基本概念、詩史的作用、《臺灣現代詩史》怎麼寫?肯定怎麼樣的詩?及詩人的位階、詩的格局等依序論述。鄭教授說書中每一位被寫進去的詩人詩集及所掌握的資料,她都至少會看八成以上,並反覆閱讀、筆記、判斷資料有效度才會動筆。另外,鄭教授還談論了她對散文詩、長詩的見解,內容十分精采。


    孟樊從四個部分論述《臺灣新詩史》(台北:聯經,2022):(一)詩史怎麼寫?怎麼成為一個課題?(二)文學史撰寫的對象、(三)撰史方法學、(四)孟樊、楊宗翰版的詩史撰述,並以:「我們只有一個版本,我們的版本是詩人或者詩(文本)才是歷史舞台上的主角!」為結論。


    在綜合討論時,應鳳凰提問:「孟樊、楊宗翰怎麼分工?集體創作與個人創作的差別?」蘇碩斌則提問:「在臺灣的詩社非常蓬勃,詩社是等於(大於或小於)詩人的總和?」


    孟樊回應:「詩社是由詩人而來,描述詩社是談它的活動,但這不是詩史真正要討論的,詩史要討論的是詩,故要回到詩人本身而不是詩社,所以這部詩史不會以詩社來編排體例或切割。」鄭慧如回應:「詩社是小於詩人的總和,而我在討論詩社時是從大的時代去看這詩社賦予這時代什麼樣的意義。」楊宗翰回應:「這本書單雙數章分開,一三五七由孟樊負責、二四六八由我負責,在章節的訂定與選擇上花最多時間,但彼此都很尊重對方。」在詩社觀部分,楊宗翰回應:「在寫作時我是反詩社的,詩社是情感的代名詞,每人的觀念、想法、學術養成背景都不盡相同,也不求其一致,所以在詩史寫作上不以詩社為中心,包括年表的初稿,所有的項目都以詩為主。」

     


    第二場:詩影音與詩翻譯

     

    第二場論文發表。

     


    第二場由廖咸浩主持,首先是解昆樺從詩人在紀錄片中的詩影音來探討詩人的作品與互動關係,從楊牧〈給時間〉一詩切入討論,並從紀錄片的鏡頭調配、導演如何介入紀錄片、詩人在紀錄片裡所呈現的面貌、作家紀錄片基本模式、影片中的聲音狀態、語言、精神、詩人與詩作的互動展開論述。討論人黃勁輝從(一)紀錄與記憶之間(二)風格與影音修辭手段(電影語言)的關係(三)紀錄與真實這三個面向來回應。


    池上貞子教授以影片錄製方式進行,介紹這五十年來日本出版臺灣現代詩狀況,以及她自己的體驗與感慨。談「近二十年來、臺灣現代詩工作坊」、「追溯二十年前的更早以前」、說明關於她「翻譯的體驗和感慨」。討論人林水福從論文中幾個系列背景及這些系列是如何產生來補充說明及分享,論述他與是永駿教授合作的系列臺灣現代詩、與三木直大教授合作的臺灣現代詩人系列等等,並感謝池上教授多年來為臺灣文學付出與貢獻,希望池上教授能繼續翻譯與介紹臺灣文學。

     


    第三場:魯蛇詩派與俄羅斯想像

     

    第三場論文發表,美國奚密教授進行線上發表。

     


    第三場由蕭蕭主持,主講人奚密探討臺灣新詩百年來很少碰觸的課題,即臺灣現代詩裡的俄羅斯想像。討論人陳義芝指出,論文是就楊牧與瘂弦兩位詩人詩作中的俄羅斯元素,看詩人怎樣運用多重方法使這些元素產生作用,形成新的語境,在詩中創作出不一樣的效果。陳義芝分別對奚密論文中的論點——回應與對話,提出他個人的許多觀點。


    主講人李翠瑛討論的是臺灣女詩人互文文本中的愛情與女性意識,她從對臺灣女性詩學的回應與延續、提出新的研究角度與互文性、選例與分析三個面向論述。對此,討論人洪淑苓針對論文提出五個討論與建議:詩人世代問題、選析江文瑜的詩,這首詩結論是悲觀還達觀?女詩人童話書寫、古典詩詞的視角、愛情觀及對女詩人命運、整體、形象的關照、後現代主義視角來回應。


    主講人余欣娟以「魯蛇詩派」為主要核心,從發動的兩處、魯蛇四大特徵歸納來討論,並提出她對魯蛇詩是否能撼動典範的一些看法。討論人方群提出五點建議:對「魯蛇」立論的起始想法、引述詩作比重是否合宜?除楊牧,其他詩人詩作的典範應也有存在意義、廢話體(烏青體)可再進行更深入全面探討、「詩壇正變」與「典範移轉」是否在現今臺灣詩壇發生了呢?


    另外,方群提供張期達〈「魯蛇詩派」:論《衛生紙詩刊+》的班底與選題〉(《當代詩學》13期(2018.12),p.193-226),建議論者列入討論。

     


    第四場:空間遷移與文類跨越

     

    第四場論文發表。

     


    由焦桐主持,主講人侯建州討論菲華現代詩與臺灣詩壇,希望能和今年出版的《臺灣新詩史》對話。他試圖從臺灣現代詩跟菲華現代詩史的關係,以及從許多學者的論述脈絡中思考臺灣現代詩史與菲華文學的關係,論文也提出他對於《臺灣新詩史》的疑惑。討論人楊宗翰認為這篇論文的貢獻在於證明菲華文學和臺灣是有關係的,而楊宗翰則從〈菲律賓華僑新詩選集〉(1957)來回應,介紹了更早的菲華作家與作品集。


    主講人陳政彥以若把臺灣當作是不變的場域,在這段時間(1908年到1940年間出生於中國大陸,於1945年到1949年間隨著國民黨政權撤退來台灣)活躍在五、六零年代的詩人大陸遷台詩人加上了什麼樣的創作色彩?由此往下延伸,從焦點詩人放大到詩人群體的發現。討論人曾進豐認為撰寫詩史應把這篇論文作為詩史的一頁,肯定論文中的三大創見:第一,把大陸遷台詩人作為群體觀察,做全面性認知,具體彰顯成就。第二,提出創作:大陸遷台詩人的創作不應視為大陸時期的延續,而是來臺灣的突破創新。第三,大陸遷台詩人群與跨語詩人群及青年詩人的互動。


    主講人陳巍仁從散文詩概念起因何處、散文詩在臺灣的發展與特質、表現形式等加以討論,提及關於詩人所謂的「手記」或「筆記」現象,並以沈臨彬《泰瑪手記》(1972)、渡也《歷山手記》(1978)為例說明,認為兩人展開散文詩發展路線。討論人李長青指出論文最大創見就是「流式」,「流」有新世代隨科技發展的電子書閱讀方式,是打破框架的流動狀態。另建議陳巍仁未來也可討論笠詩社陳鴻森的散文詩與瓦歷斯‧諾幹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