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大人文報 第九期 中大人共有的百花記憶
  • 中大人共有的百花記憶

    李欣倫 中央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今年,適逢中央大學在台復校六十週年,為慶祝此一盛事,全校相關的活動也如百花齊放。


    經過兩年多的踏查、籌備與編寫,《百花川的故事》於夏天出版,整本書由人文藝術中心主任李瑞騰教授精心規劃,邀請中大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及校園寫手,從「溯源」開始,於百花川兩岸尋訪人文蹤跡,結合水文、人文和校史,「景觀與歷史雙寫,儲存中大人共有百花記憶。」新書發表會採線上進行,由李瑞騰主任主持,邀請知名作家、校友葉怡蘭和我,於七月中旬的週末午後展開,細數各自的百花川記憶,印象最深刻的是,葉怡蘭緩緩地說:「只要循著百花川走,一定能到達目的地。」百花川彷彿清晰地標,不僅帶領學子沿著河岸順利尋到建築物,也流過了校友們的記憶河道。


    在這場發表會的最後,主持人和作家皆同意:回顧不僅是記憶溯源,百花川持續奔流,象徵陪伴著中大人迎向未來。由學務處舉辦的第三屆「百花川詩獎」也於夏日中揭曉,並舉行頒獎典禮,徵獎詩作記錄了中大學子的百花川和校園景觀,也是從歷史走向未來的深刻記憶。此獎項對形塑中大人文景觀有重要意義,本期電子報因此刊登了校長、學務長和人文藝術中心主任的典禮致辭、決審團主席的評審報告、專員高潤清的後記,以及第三屆百花川詩獎之作,歡迎更多師生們在閱讀詩作的同時,也能藉由徜徉於字裡行間,繼續想像、書寫你我的百花川。


    除了百花川詩獎,已有四十年歷史的中央大學金筆獎,是全校型的重要獎項,人文藝術中心近期出版了金筆獎精選集,包括《在微光中》(新詩卷)、《在行走中》(散文卷)與《在空氣中》(小說卷),編者精選了金筆獎歷年的得獎作品,無論是青春記憶還是個人生命剪影,集四十年來眾多文學心靈的深厚積澱,也是珍貴的中大記憶。


    同樣也細數過往的中大記憶,還包括「記憶・中大:在台復校60年故事展——你所不知道的二坪山到雙連坡歷史」,此展覽活動由中大秘書室、歷史研究所及人文藝術中心共同籌畫,目的在於慶祝中大在台復校六十週年,電子報邀請歷史所蔣竹山所長分享策展歷程及展覽的核心價值。另一場與校慶相關的特展活動則是「版印浮生:中大六十校慶浮世繪特展」,由藝文中心與藝術學研究所合辦,本校崑曲博物館與清華大學文物館協辦,讓睽違二十年的珍貴展覽再次登場。


    本校的崑曲博物館定期推出精彩特展,「人物專訪」特別介紹崑曲博物館館長洪惟助教授,了解他多年來推廣台灣崑曲教育的成就,以及洪教授創立崑曲博物館的歷程與展望。崑曲博物館五月邀請徐文琴教授,主講「舞臺、案頭、大眾文化:《西廂記》美術的傳播魅力」,另有崑曲博物館從五月中持續到今年十月的主題展覽:「照花前後鏡——崑曲中的名妓風華」,歡迎中大人前來一探名妓的臥房。


    另外,由中文系主辦、國家圖書館、臺灣文學館及臺灣詩學季刊社共同合辦之「臺灣新詩百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也於五月底於臺北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行,現場和線上的新詩同好者熱情參與交流與對話,一同回顧百年詩史。


    無論是百花川的記憶,還是在台復校一甲子的美好,細數我們共同行過的歷史,正如燦爛百花,時時綻放在中大人的心中,溫暖地陪伴著我們,成為我們心中的永恆特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