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憶.中大在台復校60年故事展
專訪策展人——歷史所蔣竹山副教授
丁怡文 中央大學中文系歷史所蔣竹山教授與線上專訪員丁怡文同學。(梁俊輝攝)
1957年,中大校友會決議展開在台復校行動,在老校友與建校籌備委員會的努力下,終於在1962年於苗栗二坪山正式復校,當時還只是「地球物理研究所」,學生僅二十名。1968年,在戴運軌所長的奔走下,成功遷校至中壢雙連坡,並獲教育部核准設立大學部,但僅有物理系與大氣物理系,校名改為「國立中央大學理學院」。
直到1979年,中大正式恢復「國立中央大學」校名。一甲子的歲月飛逝,在歷任校長與全體師生的努力下,如今已成長為學生人數約一萬兩千名的綜合型頂尖大學。為慶祝中大在台復校60週年,中大秘書室、歷史研究所及人文藝術中心共同籌畫了「記憶・中大:在台復校60年故事展——你所不知道的二坪山到雙連坡歷史」,我們特別邀請中大歷史所所長——蔣竹山副教授,分享策展歷程以及展覽所傳達的核心價值。
一切之始:記憶蒐集
本次展覽主題為「記憶.中大在台復校60年故事展」,起初,展覽的主軸僅聚焦於完整歷經六十年的「地球物理研究所」,但蔣教授認為,小歷史外還有大歷史,展覽「不只要講校史,也應該談談校史與台灣社會經濟發展的關係。」
此外,蔣教授也希望觀眾透過展覽,了解中大早期的發展歷史對於往後三十年的重要性,就如一個人成長經驗,在青少年階段的經歷是塑造其未來思想的關鍵。因此,展覽主軸最後定調為:以地球物理研究所出發的中大早期歷史。
在著手研究後,蔣教授發現蒐集到的歷史資料,多是來自老校友的回憶,與歷史事實常有出入,但也讓他確立此次展覽所欲呈現的視角,並非是要去傳達最準確的事實或事件,而是透過蒐集、轉譯過去的書籍及訪談錄等資料,將中大校友的記憶重新再現。
對於這一連串的作業,蔣教授形容道:「蒐集記憶的過程,有點像在校園裡面撿松果的概念,這一片一片的記憶就有點像松樹上掛滿的松果。」記憶的蒐集是一段漫長的過程,蔣教授帶領歷史所的研究生與文學院學士班的學生們分工合作,閱讀資料、選擇關鍵字,再至校友中心尋找老照片並數位化,讓文字資料與圖片搭配,最後再以資料的適用性、空間規劃的相容性為考量,篩選出可於展版上呈現的圖文。
數字背後的大歷史
展覽的起點有一塊充滿交錯數字的展板,這是特意設計給觀眾思考的問題。蔣教授認為:「建校過程會跟年代、跟土地上一個建地的面積有關,也跟金額有關,因為建校過程的經費相當重要。」如此以數字取代文字描述,可帶出學校關鍵轉折的年代,也帶出與學校相關的諸多問題。除第一塊數字展板,其餘展板上也有許多大事紀年,蔣教授提到:「我們不只是在講一個學校的校史,同時也講同一時期台灣發生的事情,讓小歷史與大歷史有個對照。」以地球物理研究所的設立為例,其與台灣政府的產業、經濟與國際科學趨勢密切相關。當時正逢國際地球物理年,美蘇冷戰下的太空競賽造就國際間地球物理科學的熱潮,而地球物理研究所設址苗栗,也和中油在苗栗的油礦探勘與研究有關。
策展的本質:協作與實踐
對於蔣教授而言,「做一件事情,不是花一筆錢請外界廠商全包了就行,而是去尋找各種不同資源,發掘不同的可能來完成」。策展有各種意想不到的細節,需要親自動手去做才能發現,也要隨時調整和解決。
「做展覽跟寫一本書或寫一篇論文不太一樣。展覽一定是一個團隊合作的成果,就有點像拍電影,每個環節都要有不同專長的人在裡面。」展覽的困難在於找資源、找人力、找觀眾,連開展後也不能掉以輕心,幸運的是,此次策展團隊橫跨太遙中心、歷史所與藝文中心,各單位各司其職,發揮所長,而器材方面又有圖書館、教學研究發展中心熱心協助,甚至還與中原大學藝文中心合作,租借展櫃。
記憶中大
在展區的最後,設置了一個互動區域,觀眾不僅可與老照片合影,也可在留言區留下自己與中大的專屬記憶。蔣教授認為:「歷史常常是這樣,記憶與遺忘是互相的。有些東西會選擇記憶,有些東西會選擇遺忘,我們因為太習慣現在大學的發展樣貌,可能就會忽略過去非常多的人事物。」
時空不同,觀眾不見得都有參與到各個中大發展的階段,但透過此展,希望大家能不以當今學校的樣貌為理所當然,而是主動去了解其背後所承載的諸多記憶,並意識到一切皆非憑空而來。我們常因太習慣而忘記走過的路,若沒有把記憶書寫傳承,那這些歷史將伴隨時間消逝,不復存在。展場內貼滿老照片的圖片牆。(梁俊輝攝)
「雙連坡」展區。(梁俊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