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入夢中花園——崑曲博物館《牡丹亭特展》開展
梁靜法 中央大學中文系碩士生2025年4月10日,中央大學崑曲博物館舉辦《驚夢:牡丹亭特展》開幕茶會,為觀眾展開一場結合文學、舞台與視覺美學的藝文盛事。展覽由中央大學中文系黃思超教授統籌,帶領團隊從經典文本出發,打造沉浸式的感官旅程,邀請觀眾走入湯顯祖筆下的夢境世界。
策展教學結合實作,師生共譜藝文交流
黃思超教授在開幕致詞中表示,本次展覽得以順利開展,不僅仰賴中文系學生的積極參與,也得力於「Explore教學計畫」提供的豐富資源。學生們在課堂學習策展理論後,於實作中轉化為具體行動,展現學術與實務並進的成果。
崑曲博物館洪惟助館長回顧創館初心。(梁靜法攝)
崑曲博物館洪惟助館長回顧初心,他指出,90年代赴歐美訪學期間,深受當地學術機構資料典藏之完整性啟發,遂立志返臺後建構中央大學的崑曲研究資料庫。經過35年耕耘,如今成果初顯,並透過此次展覽,展現研究與藝術推廣並行的理念。
洪館長強調,崑曲研究與藝術展演應相輔相成,以資料蒐集、整理為基礎,藝術呈現則是讓崑曲走向人群的關鍵。此次展覽更特別配合臺灣崑劇團演出,並誠摯邀請民眾於5月31日及6月1日前往臺北城市舞台觀賞《牡丹亭》,親身感受崑曲之美。
花園意象引領沉浸式展覽體驗
牡丹亭特展由黃思超教授帶領的「文學、表演與策展」課程團隊,全程參與策劃與佈展,自2024年初啟動規劃。面對這部家喻戶曉的經典,團隊深知不能僅止於重述歷史,而應打造一場讓觀者「走入夢中」的感官體驗。
黃思超教授進行展場導覽。(梁靜法攝)
在有限的展場空間中,團隊選擇《牡丹亭》中最具象徵意涵的場域「南安府後花園」作為主題。花園既是杜麗娘驚夢、尋夢與魂歸之地,也是夢境與現實交錯的「情場」。如張淑香教授所言,這樣的花園「介乎封閉與開放、自然與人文、神聖與凡俗之間」,與杜麗娘的情感轉折與命運起伏呼應。展覽藉此突破傳統文物陳列方式,打造沉浸式情感與哲思之旅。
展覽採取分階段進行,第一階段聚焦《牡丹亭》經典場景與歷史資料,第二階段將引入更多當代藝術作品,嘗試搭建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橋梁。本次策展亦呼應現行高中課綱中的〈遊園〉單元,期望成為教學與藝術融合的示範案例。
為鼓勵校外教學活動,崑曲博物館特別推出學習單,開放高中團體預約參觀,並誠摯邀請各校教師運用中央大學崑曲博物館資源,引導學生在視覺與思辨交融中,探索古典文學的多重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