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大人文藝術報 第三期 黑洞二書編後
  • 黑洞二書編後

    李瑞騰 人文藝術中心主任

    一、賀曾樸院士主講《史上首張直接觀測到的黑洞影象》

     

    中央大學和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合作辦理的余紀忠講座,2022年邀請中研院。首張黑洞影象公開是2019年,現在重談,是因中研院甫於五月間公布第二張黑洞影象,於記者會上簡報的即是賀曾樸院士。賀院士來中大這個天文學研究重鎮做此回顧,想談的是黑洞及其觀測、研究史。

     

    賀院士的演講以一個非常人文的方式開頭,他從他的好朋友龍應台的一篇散文〈最後的下午茶〉談起,龍應台寫的就是余紀忠先生,賀院士的引文有五個「我看見」,對象是出身於「文風鬱鬱的江南」、成長於「大動盪大亂世」的余先生,他是「士」,有「一個高大光明的人格」。

     

    其實此段引文前面已有五個「我看見」,對象是余先生生命歷程的五個形象。賀院士一方面稱美余先生、讚嘆余紀忠講座,更重要的或許是龍應台之連續類用的「我看見」,這將引出他針對有關黑洞研究的三面向:「聽到」、「感覺到」、「看到」。一直要到影像出現,才「看見」黑洞,這是黑洞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但這並不表示我讀懂賀院士講述的黑洞之「看見」史,那太難了。沒有天文的學科專業來支撐,要做好本書的編輯根本不可能,這方面完全倚賴天文所甫獲第六十六屆學術獎的陳文屏教授,他的天體專業太厲害了,且是著名的科普作家,有他協助處理稿件,甚至定稿,真是太好了;不僅如此,他為了方便讀者理解,在賀院士的講述文本中,捻出七個關鍵名詞,做了解說,編排上則隨文走,加上灰底以為區隔,讀者應可感覺到他的專業和用心。

     

    為了讓本書更為圓滿,且多些問學的成分,主辦單位特別邀請了二位學者以書面「回應」賀院士的講座,從不同面向提供更多黑洞資訊,擴大講座影響力,盼引起更多有意義的討論。

     

     

    二、《黑洞:科學、文學與藝術》編後記 

     

    2022年余紀忠講座邀請中研院賀曾樸院士來講〈史上首張直接觀測到的黑洞影像〉,我第一時間就萌生「對話」的念想,繼之而有「黑洞週」的構想:包括一場座談會、一場微型研討會、一場以人文黑洞為名的展覽、放電影(如《星際迷航》)加上映後座談等,最後彙整成果出書。基於主客觀條件,我很快就放棄做「大」,但題目有趣,在校園也確有推廣的必要,我因此決定策劃一場座談會。

     

    為此,我首先上網全面搜尋黑洞資料,陸續發現黑洞在人文藝術領域四處出現,包括現代詩、歌曲、小說、電影、戲劇等,非常值得跨領域整合探討;其次,我開始多方面了解領域專家,徵詢出席座談的可能性,獲得本校科教中心朱慶琪主任、天文所陳文屏教授、歷史所蔣竹山教授、中文系李欣倫教授,以及名詩人白靈、編劇林孟寰等人的惠允,分從科學、歷史、新詩、電影、戲劇、歌曲等角度,探索人文領域「黑洞」意象。我當時為活動寫下的海報文案如下:

     

    「黑洞」是天文學中備受矚目的議題,伴隨第一、二張黑洞影像的曝光,更掀起了各方面的關注。然而,「黑洞」不僅在科學領域熱門,在人文藝術的世界中,也出現不少與「黑洞」相關的作品,展現著人類對「黑洞」的另一種認知。

     

    座談會於去年1229 在中央大學107電影院舉行。由於活動屬性,我們特邀科學教育中心和圖書館合辦,由科教中心朱慶琪主任和我共同主持,現場聽眾不少,可見黑洞議題還真的吸引人。

     

    我們想把活動內容彙編成書,首要之務當然是把聲音轉成文字,看起來容易,其實很不簡單,這涉及語言表達(說)和文字書寫(寫)的不同,也關乎聽講(聽)和閱讀(讀)的差異,所以聲音轉成文字以後,如果要成為可閱讀的篇章,稿件必須經過處理(潤飾、下標),因為處理過,就必須請原講者確認,從編輯的角度,這過程即「記錄整理過目審訂」,輕忽不得。

     

    座談會從成篇到成書之間是另一個考量的重點,講者現場受限於時間,通常是無法暢所欲言,而一本獨立而完整的書,應該可以給讀者更多,我們當然可以用附錄的方式,選刊一些相關的文章,但也可以另外設法,我想到這可以讓研究生有一個實兵演練的機會,於是選定幾個子題(歌曲、電影、新詩、戲劇),邀請幾位研究生(蘇嘉駿、張媛晴、潘殷琪、周子雯,都是中文系研究生)撰寫專文,雖未送審,但過程中曾和他們討論,也詳細閱讀他們的文稿,作了必要的稿件處理。

     

    這本書既由座談實錄和專文探討兩部份組成,因之就不僅是活動的報導,且有專題論述的意味,我在賀院士「黑洞」講座專書的〈編後記〉中,說他「以一個非常人文的方式開頭」,我今以另一本專書呈現「黑洞」進入人文領域的諸貌,一方面向天文學家致敬,另一方面也展示人文力量,提供更寬闊的開放性對話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