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大人文藝術報 第三期 藝術節干你什麼事——2023桃園鐵玫瑰藝術節策劃
  • 藝術節干你什麼事——2023桃園鐵玫瑰藝術節策劃

    藝術欣賞與展覽實務
    吳承勳 中央大學中文系三年級

    桃園鐵玫瑰藝術節策展人李惠美(左)與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團長兼導演的王嘉明(右)於課上進行分享。(吳承勳攝)

     

    由李瑞騰主任主持的通識課「藝術欣賞與展覽實務」,在今年919日邀請桃園鐵玫瑰藝術節的李惠美策展人以及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團長兼導演的王嘉明蒞臨中大進行座談。李惠美以藝術為題,引領同學們理解藝術與生活的關係;王嘉明則分享劇場表演的策劃。

     

     

    如何辦好藝術節?

     

    舉辦一檔藝術節,必須有策劃、宣傳、執行等工作。李惠美將「策展人」一職比喻成「行政主廚」,在餐廳中,行政主廚需要負責制定菜單、調度人力、選擇食材等,目的是為了給顧客最好的用餐體驗,套用到策展方面,策展人必須訂定展覽所探討的議題後,再用藝術包裝,呈現於觀眾面前,這是策展人所面臨的課題。因此,策展人是藝術家與民眾間的橋樑。另外,李惠美也提到鐵玫瑰藝術節的階段目標:對話、共好、共感、共振,也就是設定目標受眾、拉近距離、溝通對話與有感參與。

     

     

    劇場最重要的是想像

     

    「表演是人的第一天性。」王嘉明導演說道。人生而為表演者,孩童為了得到玩具而哭鬧,成人為了追求對象裝得客氣,甚至在職場,進辦公室面對上司的奉承與下班後的抱怨,以上例子都是社會給予的標籤,人們會在適當的時機場合,表演出符合當下的人物形象。

     

    此外,王嘉明認為劇場中最重要的是想像力,透過表演者的動作安排、道具的排列方式不同,得以改變場景或人物關係。劇場表演是立體、自由的,需要觀眾藉由想像力,營造出現場感,進而身歷其境。

     

     

    《親愛的人生》

     

    《親愛的人生》首演於2018年台灣國際藝術節,為台灣首部登上歐洲兩大藝術平台的當代戲劇作品。在座談中,王嘉明導演分享劇中細節,並表示這次在桃園舉辨藝術節,其實別具意義,導演本是地理系出身,認為桃園有許多的鄉野故事,雖然劇中未明顯交代故事資料來自桃園,仍能從埤塘、核子實驗室、宗教儀式等事件找到桃園的蹤跡。

     

    最後,王嘉明分享中文劇場的特殊性,認為中文字本身具有旋律,特別是台語,他以林強的《向前走》為例,也請同學演唱《向前走》一小段。我們可以發現在台語歌曲中,「唸」和「唱」在聽感上相差無幾。導演所想表達的是,其實聲音也是表演的一環,透過語調的抑揚頓挫,將觀眾帶入情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