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大人文藝術報 第三期 好時光,不散
  • 好時光,不散

    李欣倫 中央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我的書桌上放了「釀電影」製作的2023年年曆:「日日有影」,每天都由一位作家、影評者、文字工作者,以簡短的幾句話,總結一部電影。20231030日(正是我寫這篇編輯室報告的這天),日曆上是蔡明亮的《你那邊幾點》,演員陸弈靜替這部電影寫下的話是:「凌晨228分,我問魚缸裡的小白『你會做夢嗎?』夢裡的我是魚,還是非魚?」

     

    《你那邊幾點》帶我回到了2002年。彼時,我還是中央大學中文系的碩士生,還記得當年電影中的幾個片段:天橋上的手錶攤販,不停出現的時鐘,流動的時間微微帶有古老的幽藍色調,成為不時流過我腦海中的記憶殘片。也記得隔年,2003107電影院開幕,以蔡明亮的《不散》作為首映,我和許多觀眾們坐進神秘洞窟般的107電影院,將自己安置、放鬆在具歷史感的福和大戲院的紅色座椅,隨著故事展開而散步到遠方,在好幾個影像中,看到了自己,以及和他們的不見,不散。我的抽屜裡還放置著當年蔡明亮導演來107時的紀念品:〈天橋不見了〉和《不見不散》的單曲CD。蔡明亮、陸弈靜和李康生在封套上留下了簽名。

     

    〈天橋不見了〉與《不見不散》的簽名版CD

     

    就讀中央大學期間,研究生如我,每個月最期待的就是107電影院片單,課後的夜晚,窩進洞穴般的座椅,等待燈光滅去,陷入黑暗後,滑進不同種族、性別的生命故事,從那陌生又熟悉的情節中,辨識自己模糊的輪廓。

     

    時光不再,但記憶卻永遠不散,歷史也會重來。

     

    2023年的十月初,《不散》的數位修復版在107電影院放映,隔日蔡明亮以「凝視」為題,分享《不散》及其藝術觀。此外,107電影院也在九月,舉辦了「新生電影節」和「科學影展」,邀請同學們在豐富多元的影像世界中,讓想像飛。

     

    藝術品常常領著我們,從現實地表拔升,飛入廣袤的歷史虛空。

     

    當我駐足於《島史:湛藍圖景》的個展時,也感覺彷彿戴上普魯士藍的濾鏡,回溯島嶼歷史,搭乘藍色的船隻、火車,俯瞰臺灣的植物、山河、建築、人像、蝴蝶,集體記憶在藝術家劉子平的眼中,化為不同濃度的藍色標本,而藍色,正是與島嶼最親密的海洋色溫,湛藍圖景,也適切地將歷史學家曹永和的「臺灣島史觀」融入。

     

    黑盒子劇場於八月邀請海島演劇,以《開在壁上的花》,帶領觀眾回到一段創傷的歷史:桃園住民在白色恐怖下的受難史,雖然創傷仍舊,但藝術如同一雙撫摸疤痕的溫暖雙手,藉由展演,回憶黑歷史的同時,也在傷口上撒下花種,綻放鮮花朵朵。另一齣在黑盒子劇場演出的作品是EDU創作社的《南丁格爾統計音樂劇——玫瑰的數字》,結合人文與科學,介紹給觀眾一個不一樣的南丁格爾,劇終隱含反戰思想,以及對於生命的歌詠。

     

    黑盒子劇場帶領觀眾穿梭古今。由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製播,與中央大學崑曲博物館合作,於十月初,台北愛樂電台著名的崑曲推廣節目「不只是崑曲」,在黑盒子劇場演出明代湯顯祖最膾炙人口的作品《牡丹亭》中經典四齣折子戲。

     

    藝術和展覽,就是引領思緒回到歷史的最好憑藉。崑曲博物館於七月開展的主題「尋找崑曲瑣憶」,即介紹了三十年來,館長洪惟助教授對臺灣崑曲事業的奮鬥史,策展人黃思超依據洪館長「尋訪崑曲」的足跡,建構出洪教授的崑曲地圖,同時展現了他多年所累積的研究成果。此展覽適逢洪惟助教授八十大壽,李瑞騰主任所主編的《空谷幽蘭:洪惟助教授八秩華誕祝壽文集》也同時出版,由臺灣知名的研究者及洪館長的門生共同撰寫,細數與洪教授相處的美好歲月,而每個展出的物件、照片和文字,也仔細收納了眾人與崑劇為伴的好時光。

     

    因為電影,藝術,崑曲,還有因爲盛宴而聚首、交流的師友們,願我們的好時光,永遠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