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大人文藝術報 第四期 公共藝術的欣賞與評論
  • 公共藝術的欣賞與評論

    藝術欣賞與展覽實務
    吳承勳 中央大學中文系三年級

    由李瑞騰主任主持的通識課「藝術欣賞與展覽實務」,於202311-12月之際,安排了三場與公共藝術相關的講座:一、邀請業界團隊——豪華朗機工,分享公共藝術的誕生與維護;二、李時雍作家以「如何觀看藝術」作為主題,輔以實例教導學生使用各種觀點來分析作品;三、由人文藝術中心帶領同學們欣賞校園各處的公共藝術,講述其背景故事,將課堂所學帶入校園生活中。

     

     

    藝術就在身邊——公共藝術的誕生與維護

     

    11/14的課程中,邀請到「豪華朗機工」的張耿華先生,以實際案例分享公共藝術的誕生。團隊名稱中的「豪華」二字,分別取自於耿華、耿豪兩兄弟的名字,而「朗機工」是「logical」的音譯,代表其作品富有邏輯思辨。

     

    講師分享耿豪先生為臺中花博設計的花球草圖。(吳承勳攝)

     

    講師的分享以臺中花博的花球案例最為精彩,結合燈光、程式、機械、音樂與創新,完成難度相當高,起初三百萬的預算到最終的七千二百萬,費用呈直線飆升,可見各合作單位與臺中市政府對藝術的支持。

     

    一位合作夥伴對耿華說:「如果你們不夠瘋,我也不會跟你們玩。」體現出企業家和藝術家同樣抱持著挑戰、實驗的精神,追求突破,創造不可能。也許是這種熱情與執著,才能使最後「花球」的成品結合「聲、光、機、神」四種元素,完整展現在民眾面前。

     

    「藝術品不是再現真實,而是創造相同強度的真實」(傑克梅第)。這是此次講座的結語,也是豪華朗機工團隊的創作理念。

     

     

    原作的回聲——寫一則藝文評論與活動報導

     

    11/28的課程邀請作家李時雍講解藝文評論。評論藝文活動或是作品,須先學會「如何觀看」,講師在這部分重點著墨,從專業的角度出發,配合實際的演練,培養學生欣賞藝術的眼光,進而增進評論的能力。

     

    作家李時雍分享如何培養對藝文活動或藝術品進行評論的能力。(吳承勳攝)

     

    藝文活動有四種敘事文本:文學、藝術、劇場、展覽。然而,一幅畫中,畫家是誰?在一段影片中,掌鏡的是誰?這都是可以去思考的。「觀點」就是「從哪個眼睛看出去」,如何看到重點、看出與一般人不同的看法,這是可以訓練的。

     

    李時雍以幾幅畫為例,比較受過藝術訓練者與一般人所看到的細節。一般人會被畫中的主題焦點吸引,而受過藝術訓練者看得更加全面,深入到畫的結構與層次。在學習了這些觀賞藝文作品的方法後,想必日後學生在欣賞藝文作品時,會更有心得,也富有趣味。

     

     

    走訪中大校園公共藝術及導覽

     

    12/05的課程將學生目光帶回中大,由執掌校內公共藝術及107電影院的人文藝術中心專員施柏如,導覽校園的公共藝術。中大公共藝術甚多,位於小木屋前大草坪的朱銘〈太極〉(亦稱作太極銅雕、太極拱門)更是廣為人知。中大的〈太極〉也不只有一個,有許多「小太極」分布於校園各處,如依仁堂水池、圖書館二樓、校長室等,共計11件,靜待大家去發現。

     

    此外,學生也對日本藝術家松本薰的作品相當有興趣,尤其是以鈦金屬製成的風動裝置——〈蘊行〉。課後,多位理工學院的學生觀察等比例模型,研究其軸承結構,試著理解這件作品的運動方式。

     

    回顧課程所學,如何創作、鑑賞,乃至於維護藝術品?不僅是知識層面,更要將所學帶入實務,將藝術美學融入生活,發現身邊的「美」,這正是本通識課程的核心意義。

     

    設置於民國100年的〈蘊行〉,佇立於中正圖書館南側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