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大人文藝術報 第四期 藝術三絕 詩、書、畫
  • 藝術三絕 詩、書、畫

    藝術欣賞與展覽實務
    吳承勳 中央大學中文系三年級

    由李瑞騰主任開設的通識課「藝術欣賞與展覽實務」榮幸邀請到郭少宗、侯吉諒、鴻鴻三位藝術家蒞臨中央大學,於課堂分享有關詩、書、畫的知識與作品。

     

     

    郭少宗意出塵外,怪生筆端

     

    畫家郭少宗於2023/10/24蒞臨中大向同學分享繪畫的創作經驗。(吳承勳攝)

     

    畫家郭少宗以《唐朝名畫錄》評王維《輞川圖》的「山谷鬱盤,雲水飛動。意出塵外,怪生筆端」為主題,談及詩與畫的結合。首先,郭少宗分享為何有「詩與畫結合」的念頭。宋代詩畫大家蘇東坡讚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是傳統中國文人指標,也讓郭少宗與詩人張政愉合作,創作詩與畫聯合的藝術品。

     

    「我畫我所知道的,而不是我所看到的。」在油畫這部分,郭少宗認為「看到的」是具象客觀的事實,相機可以記錄,然而「知道的」則是抽象的主觀想法。畫家不能拘泥於形象的束縛,須將理性、知識放下,直接純粹的感受。

     

    在抽樣解析的講題中,郭少宗以《四季奏鳴曲》之一〈雪燃〉為例,呈現音樂旋律的形象化、視覺化,並強調詩文與油畫的互動,看似狂亂的色彩畫面中,也表達奏鳴曲張揚肆意的個性。

     

    講座的尾聲,郭少宗以「請打開心窗,睜開心眼,用每個人獨特的感官藍芽,傾聽宇宙盡頭傳來的幽微心聲」作結,鼓勵學生以自己的方式感受藝術。畫家以各曲調類型為基底所創作的油畫作品,也是利用自身獨有的感受,詮釋每首曲子蘊藏的意涵,進而創造出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侯吉諒瘦金體欣賞

     

    侯吉諒老師分享瘦金體之美。(吳承勳攝)

     

    11/07,精通詩文、書法、繪畫、篆刻等領域的藝術家——侯吉諒老師,為學生帶來瘦金體的介紹與欣賞。瘦金體又稱「鶴體」,由宋徽宗所創。二十二歲的宋徽宗天賦甚高,吸取前人書法風格,創造出完整且具藝術價值的瘦金體,又成立書畫院,編纂《宣和書譜》和《宣和畫譜》,對後世文人的「書畫合一」產生重要的影響。

     

    侯吉諒以宋徽宗的代表作——〈夏日詩帖〉作為欣賞範例,與學生分享其筆畫之精緻與靈活。他以漢字結構來分析瘦金體之美,首先是垂直、平行的橫畫與筆畫等距,還有中國字作為象形文字的幾何特色,有等邊三角形結構、向中線集中等特點。講者以此三點說明瘦金體之美:「筆畫優美,造型極為精緻」、「畫家之眼,畫家之手」、「最能代表宋朝詩詞美學的書法」,這些都是瘦金體歷久不衰的美感。

     

     

    鴻鴻藝術與詩的正義

     

    詩人鴻鴻分享藝術的正義價值。(吳承勳攝)

     

    11/21,詩人鴻鴻與同學談論「藝術與詩的正義」,以現代藝術與現代詩作為出發點倡議正義,分享「人權藝術生活節」的策展概念。鴻鴻認為藝術品或詩作的創作目的,在於改變接受者的想法,乃至朝向理想社會前進,而詩作中的語言本身只是工具,如作家黃靈芝以日文作為工具創作的《台灣俳句歲時記》,將人為的傷痕烙印在自然之物上,記錄戰後的社會現況,亦談及二二八事件。

     

    此外,鴻鴻於2008年創立現代詩刊《衛生紙+》,反映社會事件,如〈強盜國家〉、〈太陽花詩集〉等篇,及鴻鴻為香港反送中而寫的〈天問〉。這些作品都反映「朝向理想社會前進」的創作目標,也呼應講座主題「詩的正義」。通過本課程,鴻鴻說明了藉由藝術思索人權議題的重要性,藝術不僅是風花雪月,感受藝術與詩的「正義」亦是了解世界的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