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大人文報 第三期 科學館落成紀念碑
  • 科學館落成紀念碑

    銘刻與記憶
    郭惠珍 中文系博士生

    科學館:中大紮根中壢的里程碑

     

    中央大學科學館於196812月破土,次年6月落成,平地起高樓,如一座新的里程碑,宣示中大將於桃園中壢開展其恢宏壯闊的高教風雲。其時,中大理學院成立,57學年度第一屆大學部學生已完成招生,暫商借中壢中學教室上課。

     

    中大遷校中壢,一波三折。1962年在苗栗復校,後再評估,決定遷往桃園,期間意見紛歧,並產生土地問題,所幸經由地方人士捐贈二十甲地,教育部購置三十甲地,才有了足夠的校地基礎。這段時間,有賴校友支持奔走,爭取經費,建校才能順利。

    科學館是中大中壢校區最早完成的建築物之一。現在面對科學一館正門,左側白磁磚壁上,有一方青石,以行楷書成,字體上褪色的金泥,記載自民國56年張其昀校友於中大大門破土,57年喬一凡校友協助校方爭取經費,及科學館在民58年完工的經過。當時為中大復校、遷校積極奔波的校友,在此留下歷史的記錄。

     

     

    兩位重要的校友:張其昀與喬一凡

     

    這篇碑記提到兩位重要的校友,分別是張其昀(1901-1985)與喬一凡(1896-994)。兩位皆是中大在大陸時期校友,當母校有復校的機會,他們便義無反顧的支持,並發揮自身專業,為復校盡心盡力。

    張其昀(19011985),字曉峰,浙江寧波鄞縣人。畢業於中大前身之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在校攻讀哲學、歷史、地理,是歷史學家柳詒徵、哲學家劉伯明的學生。曾任中央大學地理學系教授、浙江大學文學院院長。來臺後黨政資歷完整,曾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秘書長、教育部長、總統府資政等職,後創辦中國文化學院。

     

    1954年至1958年擔任教育部長期間,協助許多大學在台復校,更是博士學位的開創者之一。中大在台復校及遷校,張其昀的貢獻很大。

     

    科學館的落成,喬一凡校友是重要推手。他在中大前身東南大學就讀政法經濟系,學生時期擔任學生會幹部,參與學生運動等。1924年,於南京創辦鍾南中學,主持南京教育會,也曾率中等學校校長赴日考察等,辦學經驗有成,且有辦學實際經驗,對中央大學在臺復校,提供了相當重要的幫助。喬一凡在抗戰勝利後,當選立法委員,1949年抵臺,續任立法委員。先後參與政大、清大、交大復校核准會議,組織中大在臺校友會,討論復校事宜,籌措資金,並斡旋於部會之間。與時為校長的戴運軌先生,共同籌劃中壢校區建設,協助解決大學部之設立。[1]

     

     

     


    民國五十六年十二月二日 張校友其昀主持本校大門前道路破土 喬校友一凡協助爭取遷建經費 五十七年十二月七日教育部閻部長振興先生主持科學館破土。五十八年六月九日落成 戴運軌謹誌


     

     

    科學教育發展

     

    科學館,現稱科學一館,中大早期地球物理研究所與太空研究所所皆在此發展。

     

     

    位於科學館裡的天文台。(郭惠珍攝)

     

    位於科學館頂樓的天文台(外觀)(郭惠珍攝)

     

     

    1981年,中央大學邀請華裔天文學家呂克華(1932-)來中大客座,培養了蔡文祥、陳文屏等重要的的天文人才。除了人才的培訓外,他也爭取到硬體設備經費。在呂克華教授的協助下,科學館頂樓設置了天文台,此即中央大學校區天文台,使用美國珀金埃爾默公司製造的口徑61公分卡塞格林反射鏡進行天文研究,於1981年啟用。啟用後,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一直是臺灣最大的望遠鏡。直到中大天文所鹿林天文台成立。

     

    科學館在桃園鄉賢及諸位校友的努力下順利落成啟用,在戴運軌校長有效的帶領下,中大從一「所」發展成一「院」,一屆又一屆的青衿學子在這裡成長,傳承著專業的科學精神;在年老的建築裡,青春的靈魂持續散發著光和熱。一片刻石,見證著不盡的知識之探求,以及智慧之薪傳。


     

    [1] 〈中大校友通訊no.39〉檢索時間:20201113:25 PM https://in.ncu.edu.tw/~alumni/enews/enews/no39.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