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大人文藝術報 第一期 余紀忠小行星
  • 余紀忠小行星

    小行星的故事
    林佳樺 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生

    余紀忠(1910-2002)。

    (取自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200675日,由鹿林天文台台長林宏欽和美國馬里蘭大學的葉泉志博士,共同於鹿林天文台發現之編號603200小行星,以《徵信新聞》(今《中國時報》)創辦人、中央大學傑出校友——余紀忠命名。

     

     

    關懷教育,勉勵學術發展——「余紀忠講座」

     

    1932年,余紀忠畢業於大陸時期中央大學歷史系,畢生致力耕耘自由、確實、見證時代的新聞力量,時時關懷社會人文發展,中央大學於1999426日贈予名譽文學博士學位,表彰余紀忠對文化、社會、國家的貢獻。

     

    2008522日,中央大學與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共同創辦「余紀忠講座」,誌念余紀忠的同時,也為傳承其篤信踏實、追求卓越的精神。講座由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王汎森、劉兆漢院士、余紀忠文教基金會余範英董事長、林聖芬副執行長及蔣偉寧教授,擔任講座審議小組,旨在激勵學術發展,提升多元教育及研究水準,期望學子有所啟發,展望未來,進一步關懷社會環境。

     

    歷年主講者、主題包羅萬象,兼具人文藝術及自然環境、科學等議題。首屆由中央研究院余英時院士、楊振寧院士主講,還曾邀請到葉嘉瑩、李歐梵、白先勇、王德威等作家、學者,2022年則由賀曾樸院士帶來「黑洞」的主題,由小見大,由近而遠,關懷土地,更放眼宇宙。

     

     

    2022年余紀忠講座,左起葉永烜院士、劉兆漢院士、賀曾樸院士、綦振瀛副校長和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林聖芬。

    (秘書室提供;郭時昇攝)

     

     

    「一步半」與《徵信新聞》

     

    1950年,時值韓戰爆發,正是國家動盪之時,余紀忠決定以辦報發聲,為國家、人民呈現篤實的新聞訊息,掌握時代之脈動。在《徵信新聞》創報之初,余紀忠便向讀者宣告辦報理念:「辦報最高的原則,就是要在任何關鍵時刻,發揮無私無懼的報人本色,為時代做見證,為歷史留紀錄。」

     

    《徵信新聞》最初為一張四開的油印報紙,內容以民眾切身相關的物價為主,首日開賣僅賣了十來份,後來因為物價報導詳實、準確,因而被稱為「鴨蛋報」。憑藉踏實可靠的新聞訊息,以及一腔報人熱忱,余紀忠帶領小小的《徵信新聞》,逐漸成長為家喻戶曉的《中國時報》,甚至發展出《工商時報》、《中時晚報》,和《時報周刊》等多本雜誌。

     

    余紀忠勉勵同仁,辦報的目標,即是「要比別人快一步半」。不是一步或兩步這麼清晰的差別,而是強調「一步半」。余紀忠認為,快一步,人家很快就會追上來;快了兩步,已是大大超前,又怎能為人理解與接納?而一步半的距離,正是讓人緊追其後,又能搶得機先的秘訣,亦是不致曲高和寡的分寸。

     

     

    無私無懼,再寫一頁傳奇

     

    1968年,余紀忠洞察時代趨勢,決心投入十年來辛苦積攢的積蓄,將《徵信新聞》全面改為彩色印刷。這項決策極為冒險,所訂購使用的照相製版彩色輪轉機,是全臺第一個彩色印刷報紙的機器,曾遭同仁勸阻,也正因余紀忠的決心,使之開創了臺灣報業邁進新階段的第一步。

     

    同年329日,臺灣第一份彩印報紙發行,同時也是亞洲第一份彩印報紙,余紀忠於這份報紙上,自述從事報業工作以來的心路歷程,並剖白自己決意投資彩印報紙之心:既曾胼手胝足開創一條路,為何不能再更進一步?若是就此停步,捨棄進取、改革之心,那短暫的安穩,終將淹沒於時代洶湧的巨浪,禁不起任何打擊。

     

    對余紀忠而言,報紙印刷、器械、用料,僅是外形的軀殼,若有餘裕,自當追求更好的品質,然則報紙真正的價值,在於「下筆落墨間,不曾掩埋其中靈魂及特色精神」。《徵信新聞》之所以受大眾認可,不僅是印刷精美,更重者在於其筆者的精神、文字的凝煉,從未辱沒新聞的價值。

     

    196891日,《徵信新聞》正式更名《中國時報》,於臺灣報業再掀傳奇一頁。余紀忠在《中國時報》五十一週年社慶上,卸下董事長職務,時年九十高壽。

     

    他一生看過世界趨勢的起落,洞察時代變遷,關心民生社稷諸事;他的報紙是臺灣的眼睛,也是臺灣報業的啟明星。在紙面上、文字間,堅定不移地記下歷史軌跡,正如他之堅持,無私無懼,篤信實誠,曾聚合土地上來自各界的聲音,如今於星河間聆聽宇宙的聲息,照亮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