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大人文藝術報 第一期 旅行的回顧與創造
  • 旅行的回顧與創造

    李欣倫 中央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疫情趨緩,旅遊解封,根據平面媒體問卷調查,不少臺灣人「一解封就想飛」,而《經濟學人》雜誌則預測2023年十大趨勢中,「報復性旅遊」榜上有名,目前已可見國內外旅遊線熱絡,旅行相關產業復甦,體內被隔離的旅遊魂,正蠢蠢欲動。

     

    年節時分,開車帶孩子一路從中壢玩到墾丁,走步道、戲浪、逛夜市,白日一家子奔波趕場,晚上回到旅店後,我仍舊習慣打開一本書,像鑽進被窩那樣,一頭栽進去。這是我專屬的自由時間,一個人的旅行。像我這樣一隻書蟲,居家閱讀便能創造華麗之旅,任憑作家、藝術家、科學家的牽引,走進一座又一座美麗的森林,或者島嶼。

     

    我所喜愛的葡萄牙作家Fernando Pessoa在《惶然錄》中如此詮釋旅行:「你想要旅行嗎?要旅行的話,你只需要存在就行。」他將自身形容為列車,日常生活皆是風景,停駐點即是車站,無論何時,只要想到旅行,他的金句就會在腦海中熠熠/意義發光:「僅僅是在我們的內心裡,景觀才成其為景觀。這就是為什麼說我想像它們,我就是在創造它們。」相較於眾人縱橫七大洲,這位善於省察內心的哲學家兼旅行者說:「我遊歷我自己的第八大洲。」

     

    閱讀這半年來人文藝術中心所舉辦的活動文稿,我時時有旅遊之感:藝術、音樂、文學、戲劇形成島嶼、板塊、海洋和森林,召喚著中央大學師生前往遊歷。

     

    對擔任人文藝術中心主任;任教於中央大學三十一年的李瑞騰教授而言,人文與科學的合作也是一場壯闊之旅,李瑞騰多年期盼將本校理工學者的科研成果融合人文藝術成果,以各種形式推廣給社會大眾,持續為中央大學創造新亮點,在202212月「像我這樣的教授——李瑞騰七秩著作展暨新書發表會」上,像李瑞騰這樣的教授及其著作成為焦點,與會嘉賓們一同細數李主任幾十年來為中央大學、臺灣文學的貢獻。

     

    202211月,人文藝術中心邀請德國純淨人聲Singer Pur,音樂會的主題,便是借用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所寫的《環遊世界八十天》,以不同語言唱出各城風情,身在中央大學,卻也有浪遊世界之感。同樣是法國經典名著《小王子》,在C MUSICAL演藝團隊的音樂劇詮釋下,感動許多成人觀眾以及他們的內心的孩童。去年適逢中央大學六十週年校慶,台北愛樂交響樂團也帶來精彩的曲目,帶領在場聽眾穿越古典與現代,乘著音符穿梭時空。

     

    聲音的饗宴,不僅透過音樂會和音樂劇,在年輕藝術家的多元媒材探索下,也帶來視覺、聽覺感官的豐富體驗,「動山水——新銳動畫創作者聯展」從主標題「動山水」來看,便具有邀請觀者透過藝術作品,在室內賞遊山水之意,同時在藝術家的指引下,觀者步入他們個人的家庭、愛情的情感地圖。影像帶領我們遊歷不同國度,這可從107電影院去年10月份的主題影展——「幽深迷霧的呼喚」——充分感受得到,這八部影片來自不同國度,卻一致展現人性陰暗與時代迷惘的深度。探索自己與人性,彷彿也是穿越幽深迷霧之旅。

     

    在傳奇名家筆下,月亮常成為情感見證,本期報導特展「一點明月窺人:崑曲中的月下風景」,以崑曲中著名的月下場景為主題,中文系「文學、表演與策展」課程的修課同學實際參與策展,崑曲博物館也與中央大學人事室共同舉辦彩繪花燈活動,走覽元宵燈會勝景,一場充滿光明的小旅行,於焉展開。

     

    離開地球表面,更是一場浩瀚之旅,去年1220日所舉辦的「黑洞:科學、哲學與文學藝術」座談會,邀請科學教育中心朱慶琪主任、天文所陳文屏教授、歷史所蔣竹山教授、中文系李欣倫教授,以及詩人白靈、編劇林孟寰,針對「黑洞」主題進行跨學科的座談,帶領觀眾暢遊黑洞的多重想像。

     

    最後想說,我們的《中大人文報》也完成了一場旅行,因應人文研究中心、藝文中心與崑曲博物館合併為「人文藝術中心」,這份刊物也有了新名字:《中大人文藝術報》,此為第一期,期盼未來更多的師生投入、關注與參與,讓我們持續創造更多驚喜又精彩的中大之旅。